[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00545.1 | 申请日: | 2015-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5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玲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质 疏松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当今世界上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之一,已引起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60岁以上老人超过1.8亿,占总人口的13%,且发病率呈明显递增趋势。
骨质疏松症主要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小腿抽筋,骨骼疼痛,身体缩短,驼背畸形,脊柱侧弯,不耐劳累,四肢乏力,虚热盗汗等。严重者胸廓畸形,胸腔变小,甚至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临床特点:患者年龄大,体质弱,症状重,合并症多,疗程长,功能恢复差,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轻微外伤可致脊柱压缩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远端骨折,踝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远端骨折等。因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治疗费用的巨大开支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尾叶稀子蕨150份、垂丝海棠120份、灵香草100份、羊耳蒜60份、补血薯50份、君迁子70份、附地菜50份、金刀菜60份、珍珠风80份、胡豆草60份、面根藤80份和指甲兰50份。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为片剂、分散片、速溶片、散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尾叶稀子蕨150份、垂丝海棠120份、灵香草100份、羊耳蒜60份、补血薯50份、君迁子70份、附地菜50份、金刀菜60份、珍珠风80份、胡豆草60份、面根藤80份和指甲兰50份。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尾叶稀子蕨、垂丝海棠为君药,灵香草、羊耳蒜、补血薯、君迁子为臣药,附地菜、金刀菜、珍珠风、胡豆草、面根藤为佐药,指甲兰为使药。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组合物中使用天然药物,因此其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 本发明散剂的制备
取尾叶稀子蕨150克、垂丝海棠120克、灵香草100克、羊耳蒜60克、补血薯50克、君迁子70克、附地菜50克、金刀菜60克、珍珠风80克、胡豆草60克、面根藤80克和指甲兰50克,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蔗糖800克,混匀,均匀分装入500袋中即得。
实验例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1999年10月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年第6卷第1期)
②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版)的“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评定要求制定。表现为:腰脊疼痛、酸软少力、步履艰难、头目眩晕、不能持重,舌质或偏红或淡,舌苔薄或薄白、脉沉细等症状,骨质疏松症见上述症候者。
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男40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63岁。
使用实施例中制得的散剂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3次,每次口服一袋,连续治疗40天。
疗效标准(根据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7来制定)显效:腰背痛,局部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行走腰背痛消失;有效:上述症状基本消除,行走疼痛有所减轻;无效: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
结果
经过治疗,发现全部患者的腰背痛,局部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行走腰背痛消失,因此全部符合显效的治疗标准,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
傅某,女,61岁,退休公务员。患者腰痛1年余,时轻时重,近一个月病情加重。腰痛难忍,并向双胯及下肢麻木疼痛,不能久站久坐及正常行走活动,腰腿怕冷明显,右腿明显,睡眠欠佳。曾服中西药及针灸治疗,当停止治疗时病情又复发。故来求治。腰椎X光片显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诊断为:腰椎骨质疏松症。使用实施例中制得的散剂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3次,每次口服一袋,连续治疗40天。经过治疗,发现全部患者的腰背痛,局部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行走腰背痛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玲,未经王爱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0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发器
- 下一篇:一种电吹风辅助扩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