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胃肠道吸收障碍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99656.5 | 申请日: | 2015-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9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安然;陈昕;吴灿;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0;A23L1/305;A23L1/304;A23L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胃肠道 吸收 障碍 营养 配方 食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类配方与新资源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是将 “药食同源之中药”的传统中医精髓理论和新资源食品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益生元、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防治胃肠道吸收障碍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背景技术
胃肠道吸收障碍:一种由小肠对营养物质吸收受到障碍所引起的综合征,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是因小肠黏膜具有某种缺陷,影响物质吸收和脂肪酸在细胞内的再酯化引起的,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见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不良或吸收障碍,主要因素有:肝、胆、胰疾病导致的胭盐及胰消化酶的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短肠综合征、消化道pH值的改变及小肠疾病或肠系膜疾病等均可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和消化功能;全身性疾病及部分免疫性缺陷所致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全,有麦胶性肠病和热带口炎性腹泻,疾病的原因:一、消化机制障碍,1、胰酶缺乏 胰腺功能不足:慢性胰腺炎、晚期胰腺癌、胰腺切除术后,2、胆盐缺乏影响混合为微胶粒的形成 (1)胆盐合成减少:严重慢性肝细胞疾病(2)肠肝循环受阻:远端回肠切除,界限性回肠炎、胆道梗阻或胆汁肝硬化,(3)胆盐分解: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如胃切除术后胃酸缺乏、糖尿病或原发性肠运动障碍),(4)胆盐与药物结合:如新霉素、碳酸钙、考来烯胺、秋水仙碱、刺激性泻剂等,3、食物与胆汁、胰液混合不均 胃—空肠吻合毕氏Ⅱ式术后,4、 肠黏膜刷状源酶缺乏之乳糖酶、蔗糖酶、肠激酶缺乏;二、吸收机制障碍 ,1、有效吸收面积不足 大段肠切除、肠瘘、胃肠道短路手术,2、黏膜损害 乳糜泻、热带性脂肪泻等,3、黏膜转运障碍 葡萄糖—半乳糖载体缺陷、维生素B12选择性吸收缺陷,4、小肠壁浸润性病变或损伤 Whipple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克罗恩病、淀粉样变、嗜酸细胞性肠炎等,三、转运异常 ,1、淋巴管阻塞 Whipple病、淋巴瘤、结核,2、肠系膜血运障碍 肠系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炎,四、类癌综合症、糖尿病、肾上腺功能不全,“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食疗成为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对于特殊营养食品,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和开发应用;而我国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医学食品明确规定:2.1.1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1.2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目前市场上有利用以食源性短肽为主要原料,添加药食两用的山楂、鸡内金、猴头菇、沙棘等的提取物、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复合配方,还有利用新资源食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品,但还没有发现结合胃肠道吸收障碍患者的体质特征,依据传统中医的精髓理论,因人而异,黄金配伍以十种以上药食两用的中药提取物精华、益生元为主要原料,以短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辅料制成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或类似产品。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继承中医精髓理论治病方法上,开创性将多种抗胃肠道吸收障碍的新资源食品与“药食同源之中药”复方的提取物有机结合起来, 添加以短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为辅料,不仅能够补充胃肠道吸收障碍患者所必需营养素,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还能并利用药食两用中草药中的功能因子调节机体功能,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且人们容易接受的适合胃肠道吸收障碍患者食用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劲膳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9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薏米柿子保健营养粉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心脏病医学配方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