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三氧化二铝和钨混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98777.8 | 申请日: | 2015-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闯;高存贞;阮艳静;周豫鸽;王阔军;于宜洛;吴傲宗;陆长青;白孝俊;张娜娜;尹松森;杨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2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 地址: | 471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三 氧化 混合 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体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细三氧化二铝和钨混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氧化铝具有硬度大、熔点高,耐磨性好,高温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由于其硬度大,在磨料磨削行业可用于生产磨料、抛光粉等产品;因其高温化学性能稳定,在耐火材料和陶瓷行业中是耐火砖、坩埚、瓷器、人造宝石的主要原料。钨粉是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钨深加工产品的原料,通常是以仲钨酸铵或经煅烧成的三氧化钨(WO3)为原料,用氢气还原制得。钨具有熔点高、膨胀系数低、导电导热性能好等优点,但其高温抗磨性较差。结合氧化铝和钨各自的优点,采用粉末冶金法可制成高温耐磨的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复合材料。
对于钨钼等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通常采用粉末冶金法,粉末的制备是粉末冶金工艺的关键。目前,金属粉末的制取方法主要有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两大类,具体到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混合粉末的制备,固固机械混合法、固液喷雾混合法应用普遍。固固法制得的粉末颗粒较大且混合均匀性差,固液法制备工艺不易控制,所得的粉末容易团聚,高温烧结后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作用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混合粉末,作为粉末冶金法制备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复合材料的原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该超细混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混合粉末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粉末,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氧化铝1~60%,其余的为钨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的混合粉末是以硝酸铝、钨酸铵和柠檬酸为原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硝酸铝0.6~37.35%,钨酸铵22.88~54.31%,其余的为柠檬酸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氧化铝的粒度为50~90纳米。
所述钨的粒度为0.5~0.8微米。
本发明的混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钨酸铵、硝酸铝、柠檬酸和蒸馏水;
将钨酸铵、柠檬酸加入蒸馏水中形成悬浊液,向悬浊液中加入硝酸铝溶液,搅拌后形成混合溶液;
将混合溶液在80~95℃下加热并搅拌,直至形成粘性流体;然后经110~130℃干燥脱水,12~14小时后得到干燥粉末;
将干燥粉末在500~550℃空气氛围中焙烧8~10个小时,得到Al2O3/WO3混合粉末;
对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钨(Al2O3/ WO3)混合粉末进行氢气两段还原,其中一段还原温度490~520℃,时间3~4 小时,二段还原温度880~950℃,时间4~5小时,得到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混合粉末。
所述的混合粉末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氧化铝1~60%,其余的为钨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氧化铝的粒度为50~90纳米,钨的粒度为0.5~0.8微米。
所述的硝酸铝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60~85%。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工业生产中,对于以高熔点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的制备,通常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取粉末是粉末冶金的第一步,是复合材料及其制件产品质量的基础。本发明所涉及的超细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混合粉末是制取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复合材料的原料,其中混合粉末的粒度,增强相分布的均匀性对钨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与固固机械混合法、固液喷雾混合法相比,本发明超细混合粉末的制备采用液液混合法,实现了制备原料在分子层面上的均匀混合,有利于制得超细且分布均匀的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混合粉末,并满足制备高性能三氧化二铝和钨(Al2O3/W)复合材料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8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