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8748.1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6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官洪运;王艺楠;路昊;卢博欣;王泽浩;胡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骨骼 追踪 广告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广告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无论是互联网广告,还是传统的电视、户外、室内广告,都经历了一次爆炸式的增长,广告已经变得无处不在。近年来,户外广告以其高传播到达率,低传播成本以及对现代人生活方式改变的良好适应性,被广告媒体行业广泛应用。就我国现状分析,户外广告在我国已成长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广告媒体,占中国广告总份额的25%。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交通枢纽的扩张,使户外广告得到了更多人士的认可。
如今,广告行业正由“聚众”向着“分众”的方向发展,对于广告投放有着“精”和“准”的要求,然而传统广告媒体与大部分新媒体具有形式陈旧、广告投放效率低下、广告效果无法监控这三个主要劣势。
1)形式陈旧。
越来越多的受众,对传统广告模式产生了审美疲劳。生节奏越来越快,绝大多数的线下室内广告,已经无法吸引人驻足观看。
2)广告效率低。
传统广告只能依靠单向传播方式,向受众传达广告内容,依靠反复的重复轰炸,促使用户被动产生品牌记忆,广告效率极低。
3)广告效果无法监控。
不断膨胀的高额广告费用,却无法监控广告的投放效果,只能依靠经验和宏观数据模型来估计,无法及时对广告进行调整和控制,这也是困扰着广大广告主重要烦恼之一。
从当前的广告市场形式来看,一种具广告效果评价功能的新型智能广告信息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广告存在的不足,且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在智能广告的效果评价模型这一领域上已开始出现一些初步研究成果,但尚不多见且均略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能够随时掌握广告宣传动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Kinect体感控制器进行图像的采集,并将获取的图像数据送入处理设备进行身份识别;
(2)将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行人脸检测,并根据人脸检测的结果进行信息处理;
(3)同时跟踪记录受众信息,将其储存在处理机数据库中,再将获取到的受众信息分门别类,并根据受众信息按照因子分析模型进行广告效果评价。
所述步骤(1)中采用Kinect体感控制器进行图像的采集具体包括:提取人体驱动骨架;提取物体的姿态骨架;实现人体姿态与物体姿态的同步;根据与物体姿态同步后的驱动骨架来驱动物体变形。
所述步骤(1)中采用主动式、RFID阅读器或二维码扫描的方式进行识别。
所述步骤(2)中图像预处理包括:人脸扶正,人脸图像的增强和归一化处理。
所述步骤(2)中人脸检测是依据归一化的人脸图像,用知识或统计的方法对人脸建模,提取面部特性,捕捉微观结构,比较待检测对象与智能数据库中所建的人脸模型的匹配程度,从而判断面部表情,返回人脸识别信息。
所述步骤(2)中的信息处理包括根据返回的人脸识别信息,将整合人脸检测的数据,根据预设的播放方案,自动切换广告并统计播放次数。
所述因子分析模型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其矩阵形式为:x=AF+e,其中,F为x的公共因子或潜因子,矩阵A为因子载荷矩阵,e为x的特殊因子。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采用的基于人体骨骼追踪的广告效果评价模型,合理利用广告平台运行过程中所获得的受众信息、环境信息、人流信息等各种错中复杂的数据信息,结合本发明中的效果评价模型,可以使广告商不用另外花费时间、人力、财力,就可以随时掌握广告宣传动态、更改广告投放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人体骨架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3是广告效果反馈数据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8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功坏数据辨识与修正方法
- 下一篇:移动支付方法和移动支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