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川贝精片的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98724.6 申请日: 2015-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4777265A 公开(公告)日: 2015-07-15
发明(设计)人: 钟茂团;吴诗惠;何德中;古莉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90 分类号: G01N30/90;G01N30/02
代理公司: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刘雪莲;王芸
地址: 618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方 川贝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复方川贝精片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川贝精片是《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册收载的品种,标准编号为WS-B-3622-98,处方为麻黄浸膏、五味子(醋炙)、川贝母、远志(去心甘草炙)、陈皮、法半夏、桔梗、甘草浸膏,是纯中药制成的片剂。它具有化痰止咳,宣肺平喘的作用。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痰涎阻肺,肺失宣降所致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嗽,痰喘的常用药品。但是原标准中仅对法半夏进行了显微鉴别,对麻黄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没有对其它几种药材和任何成份进行定性定量的质量控制,既没有质量指标,也没有这些质量指标的鉴别和检测方法。不法厂商在生产药品时不严格按照处方的剂量配料,肆意减少原料,致使药品的疗效明显下降,影响药品的安全有效,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

制剂中用到麻黄浸膏,是由麻黄提取的成份,是方中的君药,列在第一位,起解表发汗的作用。但是,麻黄植物的地上部份即麻黄与其地下部份即麻黄根的作用完全不同,其药效是相反的。麻黄有发汗作用,而麻黄根有止汗作用。《本草纲目》记载: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现代中药志》记载:麻黄、麻黄根虽出同株,但因药用部分不同,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因而性味、功效、药理、临床运用各异。麻黄根的主要成分为麻黄根素和麻黄新碱A。麻黄新碱A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脉压增大,而麻黄根素具有降压作用,使脉压降低。麻黄是紧缺和控制药材,药农在采收时往往连根拔起,没有将麻黄植物的地上部份即麻黄与其地下部份即麻黄根完全分开,使制成的药品疗效下降甚至不治病反而致病,所以控制麻黄根,不让其混入麻黄中,对保证复方川贝精片的疗效是十分必要的。

制剂中的远志,与另外一种中药材白薇形态、性状非常相似,市场常出现易混难辨、误采、误收、误用、混用的情况。但是远志与白薇的成分、功效及应用各不相同。远志含有多种三萜皂甙、远志碱、远志糖醇等。白薇主要含白薇醇、挥发油及强心甙。在功效应用方面,远志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白薇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故二者不能混杂使用。特别是白薇中含有强心甙,如果不加以控制,对呼吸系统疾病伴心血管疾病的人很危险。因此,控制白薇,不让其混入远志中,对保证复方川贝精片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

在现有复方川贝精片胶囊的检测方法中,均未对麻黄根和白薇进行鉴别。根据复方川贝精片的处方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尤其是对处方中是否混入麻黄根和白薇进行鉴别,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非常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复方川贝精片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形状、显微观察以及对制剂中的麻黄根素和麻黄新碱A、远志和白薇、甘草主要药材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同时对麻黄的特征成分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有效地控制了复方川贝精片的成分和含量,避免了麻黄根和白薇的混入,使该药品更加安全、有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复方川贝精片的制备方法为:分别称取麻黄浸膏41g、五味子(醋炙)53g、川贝母25g、远志(去心甘草炙)53g、陈皮94g、法半夏75g、桔梗94g、甘草浸膏15g。将川贝母、法半夏粉碎成细粉,过筛;陈皮提取挥发油至油尽,并滤取药液;五味子、远志、桔梗用65v%乙醇回流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合并以上各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50℃)的稠膏,加入麻黄浸膏、甘草浸膏和川贝母细粉、法半夏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用稀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喷加陈皮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得复方川贝精片。

本发明所述复方川贝精片的检测方法,包括性状、显微观察、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含量测定项目,所述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包括对制剂中麻黄根素和麻黄新碱A的鉴别、远志和白薇的鉴别、甘草的鉴别;所述含量测定包括对制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1)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气香、味苦;

(2)显微观察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成束,长32~144μm,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淀粉粒广卵形或贝壳形,直径40~64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可察见;

(3)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麻黄根素和麻黄新碱A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以麻黄根素对照品和麻黄新碱A对照品的混合溶液为对照品溶液;以体积比甲苯∶甲醇∶氨水=8~12∶3.5~4.5∶1的甲苯-甲醇-氨水混合液为展开剂,用薄层色谱法鉴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87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