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接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8682.6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曾纹郁;林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08 | 分类号: | G06F1/08;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 ||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09年12月4日、申请号为200910253175.2的发明名称为“时钟产生器以及通用串行总线模块”的申请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桥接电路,且特别有关于一种提供快捷外围元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规格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规格之间的数据转换的桥接电路。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为连接外部设备的一种串行总线标准,其可支持热插拔(Hot plug)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等功能。
现今,USB 2.0规格可提供低速、全速以及高速传输,其可分别支持最大1.5Mbps、12Mbps及480Mbps的数据量。然而,随着复杂功能的增加,电子产品需要更高速的USB传输速率,以便能更快速地从外部设备存取数据并执行相关的操作程序。
因此,USB实施论坛(USB Implementers Forum)制订了USB 3.0的规格,其可同时提供超高速(SuperSpeed)以及非超高速(即USB 2.0)的信息交换,其中超高速传输可支持最大5G bps的数据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接电路,用于提供一快捷外围元件互连规格与一通用串行总线规格之间的数据转换。上述桥接电路包括:一时钟产生器,一快捷外围元件互连模块以及一通用串行总线模块。上述时钟产生器包括:石英振荡器,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反相器,并联于上述石英振荡器,用以于上述石英振荡器的上述第一端以及上述第二端分别产生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第一电路,耦接于上述石英振荡器的上述第一端,用以根据上述第一信号产生具有固定频率的第一时钟信号;以及第二电路,耦接于上述石英振荡器的上述第二端,用以根据上述第二信号产生具有可变频率的第二时钟信号。上述快捷外围元件互连模块耦接于上述时钟产生器。上述通用串行总线模块,耦接于上述快捷外围元件互连模块,根据上述第一时钟信号以及上述第二时钟信号执行符合上述通用串行总线规格的数据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桥接芯片,其包括快捷外围元件互连模块以及通用串行总线模块;以及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模块。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主机板; 110~USB模块;
120~PCIe模块; 130~桥接芯片;
140~时钟产生器; 150~扩频时钟产生器;
20~时钟产生器; 200~通用串行总线模块;
210~石英振荡器; 220~反相器;
230~锁相回路电路; 240~扩频时钟产生器;
250~通用串行总线3.0控制器; 260~通用串行总线2.0控制器
270~连接器;
CLK1、CLK2、PECLK+、PECLK-~时钟信号;
D+/D-、SSTX+/SSTX-、SSRX+/SSRX-~差动对信号;以及
XTAL1、XTAL2~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对支持通用串行总线(USB)3.0的主机(Host)或装置(Device)而言,由于可提供最大5G bps的数据量,因此需要使用扩频技术(Spread Spectrum)将超高速(SuperSpeed)信号的频率散开。通过分散特定频率的能量,超高速信号将会具有较低的能量分布或是较低的频率范围,因此可降低USB 3.0的主机或装置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8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融合架构的可扩展多路服务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