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腕力球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98676.0 | 申请日: | 2015-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4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庄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3/14 | 分类号: | A63B23/14;A63B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腕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腕力球,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腕力球。
背景技术
关于腕力训练球的结构的相关技术可参考美国专利第8449436、7846066、5800311、6186914、D464687号案以及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364383号发明专利案。参考上述专利,腕力训练球一般包含一壳体、一套环及一旋转球,壳体具有一轨道体,套环可滑动地设于轨道体,旋转球包含一球体及一轴体,轴体贯穿球体,且轴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枢设于套环。而腕力训练球是应用陀螺仪原理,仅需以机械方式即可让腕力训练球开始转动,故使用者可用手掌握持并转动腕力训练球,使其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产生强大的旋转力量。因此,可藉由此旋转力量来针对手部及肩部的肌肉进行锻炼。若使用者的手部及肩部的肌力在足以负荷的情况下,腕力训练球的转数甚至可超过一万转。
然而,由于旋转球的球体仅靠轴体的相对两端枢接于套环而悬置于外壳内,也就是说,球体的重量仅单靠轴体支撑,故当使用者操作时不甚将腕力训练球撞到地上时,轴体就易受到球体的重量及轴体高速转动的影响而弯曲变形甚或断裂。其中,当轴体弯曲变形时会改变原先腕力训练球结构上及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令腕力训练球产生噪音或震动。当轴体断裂时,则使腕力训练球丧失功能。因此,如何改善腕力训练球在受到外力撞击时,轴体易变形或断裂而导致腕力训练球丧失原先功能的问题将是研发人员应着重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力球,藉以改善腕力训练球在受到外力撞击时,轴体易变形或断裂而导致腕力训练球丧失原先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腕力球,包含一外壳、一缓冲部以及一转动本体。缓冲部容设于外壳内,缓冲部具有彼此连接的一轨道体及一缓冲体。转动本体包含一套环以及一旋转球。套环位于外壳内且可滑动地设于轨道体。旋转球包含一球体及一轴体。球体位于外壳内。轴体贯穿球体,且轴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可相对于套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套环。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腕力球,轨道体会依据设置于外壳内的缓冲部的弹性缓冲变形能力,以带动轴体与球体一并移动而避免撞击应力集中于枢接段与承载段的交接处。因此,可藉由缓冲部的弹性缓冲变形能力来分担轴体所承受的撞击力道,而避免轴体因撞击而弯曲或断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腕力球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腕力球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外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腕力球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腕力球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腕力球
100外壳
110第一壳体
111第一罩体
111a第一外罩
111b第一内罩
112卡合槽
113导轨
114固定孔
120第二壳体
121第二罩体
121a第二外罩
121b第二内罩
122卡合件
123容置槽
124固定孔
130容置空间
200缓冲部
201第一缓冲段
202第二缓冲段
210缓冲体
211第一缓冲区
211a镂空结构
211b镂空段
211c支撑段
212第二缓冲区
212a镂空结构
212b镂空段
212c支撑段
217外凸缘
218环型轨道
219开口
220轨道体
221第一凹部
222第二凹部
225第一轨道环
226第二轨道环
231第一卡合部
232第二卡合部
300转动本体
310套环
311环形凸缘
312枢孔
320旋转球
321球体
322轴体
322a承载段
322b枢接段
400保护圈
500感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8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类训练装置及一种球类训练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过滤元件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