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锚头压力型锚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7995.X | 申请日: | 2015-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0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芳;陈达章;刘伟;万军利;敖道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军利 |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 |
| 地址: | 51800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压力 型锚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锚头压力型锚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公路、铁路、矿山、市政等的边坡加固工程中。
背景技术
边坡锚固工程作为隐蔽工程,其主要材料钢材及混凝土埋设在各种类型的岩土体中,长期与地下水、场地土介质接触,都会不同程度地遭受各种侵蚀介质的腐蚀损坏,会导致结构的耐久性、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降低。
要提高锚固工程的耐久性和有效性,除了对现有技术进行完善之外,结合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新型锚固结构,开发具有较好耐久性能的锚固技术,是必由之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锚头压力型锚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主要解决传统的边坡加固技术现有技术存在的耐久性不够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锚头压力型锚索结构,包括外锚固端E和锚索主体F,锚索主体F位于锚索孔5内,锚索主体F的顶端通过外锚固端E与框架梁9连接;锚索主体F由数根无粘结钢绞线穿过后注浆体16内的钢绞线孔,其特征在于,在无粘结钢绞线包括钢绞线2、PE套管26和防腐油脂27,在钢绞线2外套有PE套管26,在钢绞线2与PE套管26之间充满防腐油脂27;在所述的锚索主体F的底端设有预制锚头1;将预制锚头1伸入锚索孔5孔底后通过一次注浆管7进行常压注水泥浆,再通过二次注浆管6劈裂注水泥浆与常压注水泥浆形成整个锚索的后注浆体16。
所述的预制锚头1包括承载体G、挤压套23、挤压簧24和定位机构,承载体G包括:在锚头不锈钢管21内的下部设有钢质承压板15,在锚头不锈钢管21的中心穿过中心注浆管18,在钢质承压板15以上部分设有预制注浆体17和螺纹受力筋20,在预制注浆体17中心的周围沿圆周均布四根预留钢绞线孔29,在预留钢绞线孔29之间设有四根螺纹受力筋20,固化在预制注浆体17内,在两根该螺纹受力筋20的底端设有定位螺杆22,定位螺杆22穿过钢质承压板15上对应的固定螺杆孔103;将钢绞线2的底部穿过承载体G内的预留钢绞线孔29至钢质承压板15下部的空腔P内,在空腔P内的钢绞线2上套装挤压簧24,在挤压簧24外套装挤压套23,钢绞线2底端外露长度20mm;用挤压机对挤压套23和挤压簧24进行径向挤压,挤压后将定位片30上的预留孔套入定位螺杆22和外露的钢绞线2底部,并顶住挤压套23底端,在定位片30底侧用定位螺母31紧固在定位螺杆22上,构成预制锚头1。
在所述的预制锚头1的底端设有导向体28,在承载体G、挤压套23、挤压簧24及定位螺杆22组装成预制锚头1后,用现浇混凝土充满所述的空腔P,底端呈圆锥形,满足强度要求,起到锚索在伸入锚索孔5孔底过程的导向作用。
在所述的预制锚头1的顶部设置Φ25mm二次注浆管6,二次注浆管6是二次注浆通道,通过二次劈裂注浆提高预制锚头1与围岩粘结强度。
所述的一次注浆管7伸入孔底,在预制锚头1内与中心注浆管18套接,并用铁丝绑扎牢固,实现水泥浆从钻孔5底部向上返至孔口,满足预制锚头1在锚索孔5底内周围充满密实注浆体。
所述的锚索主体F的数根无粘结钢绞线、一次注浆管7和二次注浆管6用数个等间隔设置的架线环4支撑,然后在两个架线环4中间位置用紧箍环3绑扎牢固。
所述的外锚固端E由钢垫板10、定型锚具11、封锚砼12、锚墩13组成,钢绞线2的顶端向上穿过框架梁9,在框架梁9上面依次安装一个楔形的锚墩13、钢垫板10、定型锚具11,最后用封锚砼12封闭。
一种所述的预制锚头预应力锚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钢绞线2选用Φ15.24mm、fptk=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其力学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锚具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的规定。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必须符合建筑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 161-2004)的规定;
②预制锚头1为提前7天现场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A、承载体G的制作:根据预制锚头1的直径、设计长度,加工锚头不锈钢管21,并预留钢绞线孔29穿钢绞线2;安装中心注浆管18、钢质承压板15、定位螺杆22、螺纹受力筋20,最后浇筑水泥浆形成承载体G;
钢质承压板15为直径76或95mm,厚度20mm钢板,其上预留四个直径20mm的锚索孔102;在中心预留直径20mm的注浆孔101;预留两个定位螺杆穿孔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军利,未经万军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7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