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7457.0 | 申请日: | 2015-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卢德宏;赵馨月;蒋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19/02 | 分类号: | B22D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打印 空间结构 制备 金属 复合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利用绘图软件绘制所需空间结构的立体模型,利用3D打印机将绘制出的空间结构打印成空间结构塑料模板;
步骤2、将陶瓷颗粒和粘结剂配成浆料,然后将浆料灌注到步骤1中空间结构塑料模板的空隙部分,然后将灌注浆料的空间结构塑料模板高温烧结将塑料烧出得到陶瓷颗粒预制体,高温烧结的温度由粘结剂种类和压力浸渍方法决定;
步骤3、将步骤2的陶瓷颗粒预制体放置于铸型中,向铸型中加入金属基体熔体,利用压力浸渍方法制备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结构为球体堆砌、正六面体堆砌或螺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陶瓷颗粒为60~250目的ZTA、氧化铝、氧化锆、碳化钨、碳化硅、碳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粘结剂为硅溶胶、水玻璃或偏磷酸铝,粘结剂加入量为陶瓷颗粒质量的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灌注浆料的空间结构塑料模板从80℃~700℃缓慢升温烘干,烧除模板中的塑料,并在700℃~900℃下焙烧0.5~1.5h得到陶瓷颗粒预制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金属基体为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或钢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压力浸渍方法包括挤压铸造、压铸、低压铸造、消失模铸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74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造铝合金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铸管离心机浇注用溜槽支撑装置的平移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