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7029.8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0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安慧;崔萍;高丽霞;覃玥;殷浩;叶晶晶;刘刚;曹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学院;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蚕种场 |
主分类号: | A23K10/30 | 分类号: | A23K10/30;A23K10/37;A23K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546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下重量份的中药:麻黄50‑80份、杏仁50‑80份、石膏50‑80份、飞扬草50‑80份、鱼腥草60‑90份、陈皮40‑80份、艾叶60‑70份、甘草50‑70份、虫草基质粉末400‑60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避免了虫草栽培基质用后浪费的问题,开发了虫草基质后续利用新途径;2、本发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避免了中长期添加抗生素,最终导致家畜、家禽等体内抗生素超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疾病的抵抗作用,抗生素大量使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推动整个畜牧业产业的发展和前进,特别是在对畜禽的促生长和疾病的预防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使用使畜牧产品的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却使得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的耐药增强,抑制了畜禽的促生长效果和抗疾病能力,所以饲养场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通过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和频繁更换抗生素的种类来促进畜禽生长和抗疾病能力,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但这种做法是恶性循环,大大的增加了抗生素的残留量,当人类食用有大量抗生素喂养的家禽后,大大增加了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威胁。
同样,抗生素在养鸡行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养禽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现阶段部分养殖户由于过于依赖抗生素,随意加大抗生素使用量,甚至定期投放抗生素预防疾病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1、鸡体抗病能力降低:饲料或饮水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会使鸡的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一旦药物剂量不足或停药,则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疾病。
2、鸡体中毒:超剂量用药、累加用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及长期用药等,均可造成鸡体中毒和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而致消化不良、腹泻生长缓慢,严重者造成大批死亡。
3、抗药菌株产生:使用抗生素时间长,或疗程短、频繁更换品种以及用量不足等,可使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而产生耐药菌株。耐药菌株可使多种抗菌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
4、药物残留与环境污染;长期大剂量、不加限制地使用抗菌药物,致使畜产品(尤其是肉食品)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危害人的健康。一些不被肠道吸收的药物,随粪便排出而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目前并未有可以专门提高饲养动物的肉的酮体品质的饲料及添加剂,因此,无法满足目前人类饲养动物对的肉酮体品质的需求。
由此可见,目前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喂养鸡中的应用,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亟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其减少甚至避免抗生素的使用、生产简单、成本低、鸡肉中无抗生素,且喂养的鸡等家禽具有免疫能力强,重量增加快、肉的风味好,显著提高肉的酮体品质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麻黄50-80份、杏仁50-80份、石膏50-80份、飞扬草50-80份、鱼腥草60-90份、陈皮40-80份、艾叶60-70份、甘草50-70份、虫草基质粉末400-600份。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草药:麻黄80份、杏仁50份、石膏70份、飞扬草70份、鱼腥草80份、陈皮70份、艾叶70份、甘草70份、虫草基质粉末500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虫草基质,在80-100℃烘干,粉碎至60-80目;
步骤二:分别取一定量的所述飞扬草、所述鱼腥草、所述陈皮、所述艾叶、所述甘草烘干,并分别粉碎至8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学院;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蚕种场,未经河池学院;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蚕种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7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