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雾前置防堵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6543.X | 申请日: | 2015-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86 | 分类号: | B01D29/86;B01D29/05;B01D35/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前置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喷雾前置防堵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喷雾防堵过滤器广泛应用于煤矿、隧道、地面等各种喷雾降尘装置的前端,主要用于对水质进行过滤以防喷头堵塞,它是工业上应用非常广范的设备。现有的喷雾防堵过滤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电动过滤器,这种电动过滤器装有多个传感器,其设计复杂、故障点多、维护成本高;另一种装有大面积滤网,通过较大的过滤面积延长过滤器的清洗周期,但是这种过滤器并不是实际意义的防堵,并且清洗周期无法确定,一旦大面积滤网堵塞没能及时清洗,过滤网就会被压力水冲破导致过滤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零维护的喷雾前置防堵过滤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喷雾前置防堵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部开有竖向的第一进液孔,该第一进液孔的上端贯通壳体的上端面,在壳体下部开有圆柱形的分解腔,在所述分解腔的周侧壁上开有第二进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的一端与分解腔贯通,第二进液孔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液孔连通;在所述分解腔内固定有分解刀,所述分解刀呈竖向的三棱柱;在所述分解腔的下端安装有过滤装置,在壳体的下端连接有端盖,在所述端盖内开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一端与过滤装置连通,另一端贯通端盖的下端面。
采用上述结构,在壳体内设置第一进液孔和分解腔,在分解腔的周侧壁上开有连通第一进液孔和分解腔的第二进液孔,在分解腔内固定有分解刀,在分解腔下端安装过滤装置,在壳体下端连接带有出液孔的端盖,从而利用分解刀对从分解腔周侧壁进入分解腔的颗粒物进行分解破碎、消化,然后随喷雾水一同经过滤装置从喷头喷出,避免了颗粒堆积堵塞过滤装置,确保过滤装置两端的压差为零,有效地避免了过滤装置在喷雾水和颗粒的挤压下出现破损,有效地延长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确保过滤器前端的喷雾装置正常使用。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将分解腔下端敞口完全遮蔽的一级孔板、滤网和二级孔板,所述二级孔板靠近端盖设置,所述滤网位于一级孔板与二级孔板之间,所述一级孔板和二级孔板的孔径均比滤网的孔径大。过滤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安装方便。其中一级孔板和二级孔板不仅可以起到支撑滤网的作用,一级孔板还可以对较大的、无规则运动的颗粒进行阻挡,避免滤网被带尖锐菱角较大颗粒物破坏,进一步延长滤网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为100目的钢丝网。
所述二级孔板的孔径为0.5-0.8mm,所述一级孔板的孔径比二级孔板的孔径大。这样设置一级孔板和二级孔板的孔径,在滤网被破坏之后,二级孔板可以顶替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确保过滤器后面的喷雾装置正常使用。
所述第二进液孔呈圆形直孔,该第二进液孔的中心线位于与分解腔轴心线相垂直的平面上,并且第二进液孔靠近分解腔的一端与分解腔轴心线之间的垂直连线为L1,第二进液孔远离分解腔的一端与分解腔轴心线之间的垂直连线为L2,所述L1、L2与第二进液孔的中心线组成一个三角形;该第二进液孔远离分解腔的一端通过壳体内的连接通道与第一进液孔连通。这样不仅第二进液孔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而且,该第二进液孔的中心线位于与分解腔轴心线相垂直的平面上,有效地减小了压力水对过滤装置的冲击,有利于延长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L1、L2与第二进液孔的中心线组成三角形,使第二进液孔的孔口并不沿分解腔的直径方向布置,使带压力的喷雾水斜向进入分解腔,使颗粒与分解刀的碰撞更加充分,提高了颗粒被分解的效率,避免颗粒堵塞过滤装置,确保过滤装置两端的压差为零,有效地避免了过滤装置在喷雾水和颗粒的挤压下出现破损,进一步提高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确保过滤器前端的喷雾装置正常使用。
所述连接通道包括上竖向段、横向段和下竖向段,所述上竖向段竖向布置,该上竖向段的上端与第一进液孔贯通,上竖向段的下端与横向段的一端连通,所述横向段横向布置,该横向段的另一端与下竖向段的上端连通,所述下竖向段竖向布置,下竖向段的下端与第二进液孔远离分解腔的一端连通。连接通道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有利于控制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6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转向油管连接头伺服冷冲模
- 下一篇:一种大型环件粗加工冲压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