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5418.7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5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峰;蒋恩臣;许细薇;李世博;张世军;徐强;司徒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连续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控制系统,包括料斗,与料斗连通的连续热解反应器,与连续热解反应器连通的炭箱,同时与连续热解反应器、炭箱连通的一级冷凝器,与一级冷凝器连通的二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连接的储气罐,储气罐与连续热解反应器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斗包括其内分别设置有距离传感器的一级料斗和二级料斗,一级料斗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一阀门,二级料斗与一级料斗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炭箱包括其内分别设置距离传感器的一级炭箱和二级炭箱,一级冷凝器与一级炭箱连通,一级炭箱与二级炭箱连通处设置有第三阀门,二级炭箱的出料口设置有第四阀门,一级料斗、二级料斗、一级炭箱、二级炭箱上的距离传感器均连接至一控制器,第一至第四阀门均与控制器连接;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通过风机或者水泵进行冷凝,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风机或者水泵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自带排液阀的焦油收集器,二级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自带排液阀的木醋液收集器,木醋液收集器和焦油收集器中分别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木醋液收集器和焦油收集器上的排液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连续热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二级冷凝器与储气罐之间连接有循环除氧系统;所述循环除氧系统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除氧炭箱,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孔与二级冷凝器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一排气孔与储气罐连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另一排气孔与除氧炭箱的进气孔连接,除氧炭箱的排气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孔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一排气孔与储气罐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另一排气孔连接至除氧炭箱的进气孔;循环除氧系统的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器,氧气浓度检测器、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3.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控制步骤;
进料控制步骤具体为:
S1.初始投料时,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向一级料斗和二级料斗投料,同时执行步骤S2和S3;
S2.控制器通过二级料斗中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二级料斗中原料是否达到设定的上限阈值,若是则控制第二阀门关闭,执行步骤S4;
S3.控制器通过一级料斗中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一级料斗中原料是否达到设定的上限阈值,若是则控制停止进料并关闭第一阀门,否则判定第二阀门关闭后打开第一阀门并添加生物质原料,执行步骤S5;
S4.控制器通过二级料斗中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二级料斗中原料达到设定的下限阈值,此时判断第一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若是则打开第二阀门,否则待第一阀门关闭后再打开第二阀门,执行步骤S5;
S5.循环进行步骤S2和S3,保持生物质原料持续不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连续热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出料控制步骤;
出料控制步骤具体为:
T0.热解生成的炭进入一级炭箱,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T1.控制器通过一级炭箱中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一级炭箱中的炭层达到其上限阈值,控制第三阀门打开,向第二炭箱排炭;
T2.控制器通过一级炭箱中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一级炭箱中的炭层达到其下限阈值,控制第三阀门关闭,控制第四阀门打开,将二级炭箱中炭排出;
T3.控制器通过二级炭箱中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二级炭箱中的炭达到其下限阈值时,控制第四阀门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连续热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通过风机或者水泵进行冷凝,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风机或者水泵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冷凝控制步骤;
所述冷凝控制步骤具体为:
L0.热解产生的挥发物进入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中;
L1.控制器分别通过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中的对应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是否大于对应的上限阈值或者是否小于对应的下限阈值;若是大于,则控制风机或者水泵增大转速,若是小于,则控制风机或者水泵减小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54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