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播种机的防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4398.1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3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峙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D82/00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3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种机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播种机的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小麦和水稻轮作区,前茬作物收获后需及时进行下一轮播种。由于机械化收获后田间地块为小麦或水稻秸秆全部覆盖,播种机工作时入土部件易挂草,缠绕,雍堵和架种。播种机在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通过性能差,播种质量差。
传统的播种方式是人工焚烧秸秆后再进行机械化播种,由于焚烧秸秆时造成的大气污染已成为严峻的环保难题。
专利201420237235公开了一种播种机防缠绕装置,通过设置在主轴上的抛物板转动产生风压,将切割后的秸秆抛送至开沟器后方,再由设置在开沟器后方的指拨器转动将秸秆拨掉。但由抛物板转动抛送秸秆的效果有限,而且指拨器需要提供动力主动转动,结构复杂,实际工作时机体和开沟器还会发生缠绕和壅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设计的播种机的防缠绕装置,尤其适用于全秸秆覆盖地工作的播种机械。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播种机的防缠绕装置,包括播种机机架、主轴,主轴上设有多个刀组,每个刀组上方的机架上固定有定刀片,主轴后方为一排固定在机架上的开沟器,机架上设有机壳,机架尾部安装有副轴,主轴和副轴之间通过多组输送带连接。
进一步,输送带设置在相邻两组刀组之间或者刀组与机架之间,输送带为链式输送带或带式输送带。
进一步,输送带外表面分布有多个钉齿,钉齿用螺栓固定在输送带上,或者使用钉齿与输送带一体成型的带钉齿的输送带。
进一步,主轴的轴心与副轴的轴心所处的平面与主轴轴心所在的水平面夹角为0-45°。
进一步,主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进一步,开沟器设置在主轴和副轴之间。
进一步,输送带的上、下层带体之间沿带体方向设置有防尘板,防尘板固定在机架上,与下层带体平行并靠近下层带体内表面,防尘板的前端设有刮刀,刮刀的刀口紧贴主轴。
进一步,刀组的两侧均布有多对动刀片,每对动刀片对称地设置在刀组的两侧,动刀片的一端固定在刀组侧壁上、另一端延伸在刀组外周侧,每对动刀片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定刀片包括刀片和底座,刀片垂直焊接在底座上或与底座一体成型,刀片形状为倒置梯形,刀片的前后刃口或前方刃口为锯齿状,底座两侧留有长孔,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刀组转动时,定刀片正好穿过每对动刀片之间的间隙,定刀片与动刀片单边间隙为1-5mm。
进一步,动刀片包括刀柄和刀体,刀柄为长方体柱,刀体为梯形柱,刀柄和刀体为一体结构,刀体的上底面与刀柄的左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刀体的厚度大于刀柄的厚度,刀柄上设有螺孔,螺栓穿过螺孔将刀柄的固定在刀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通过先切后拨的方式实现的,首先刀组转动时,动刀片可以对土地进行微耕,同时动刀片对地表上的秸秆起到无支撑剪切和挑起的作用,当挑起的秸秆进入机壳内后,由于机壳和动刀片的间距逐步缩小,对秸秆完成初步挤压,当动刀片带着秸秆运动到定刀片时,对运动的秸秆瞬间完成支撑切割。定刀片呈锯齿状的刃口可以提高对秸秆的切割效率。剪碎的秸秆落在动刀片两侧的输送带上,再通过运动的输送带直接输送至播种机尾部,输送带上的钉齿运动时也可以将散落在地面与输送带之间的秸秆卷走,随顺时针转动的输送带送到前方的刀组再次进行切割,避免了秸秆掉落在开沟器之间造成缠绕和堵塞。防尘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刀组转动时带起的泥土落在输送带内表面,固定在防尘板上的刮刀可以刮掉附在主轴上的泥土,防止输送带胀断。工作方式简单,大大提高了播种机械在全秸秆覆盖地作业时的通过性能和播种质量,一次作业,可同时完成多项农技指标。解决了农民不焚烧秸秆无法播种的难题,避免了焚烧秸秆时对大气的污染。同时有利于秸秆还田,提高土地的有机质含量,达到降本增效,丰产丰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定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动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峙,未经李玉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4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