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2934.4 | 申请日: | 2015-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水平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领域,特别指一种玻璃钢化炉。
背景技术
玻璃在常温下是一种透明的固体,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玻璃钢化是玻璃的一种常见加工工艺,一般采用玻璃钢化炉进行,玻璃钢化炉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内部形成拉应力层;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压应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消,避免玻璃破碎,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不仅如此,玻璃表面的微裂纹在这种压应力下变得更加细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玻璃的强度。现有的玻璃钢化炉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多名操作员同时操作,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喷射增流原理,气流温度大幅提高,炉内热空气对流循环强制增强,炉温均匀性及稳定性提高,玻璃在炉内的加热效果更好的玻璃钢化炉。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璃钢化炉,包括由前至后依此连接的上片部、加热部、钢化部及卸料部,其中,上述加热部及钢化部内均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带动待加工的玻璃向前运动;上述钢化部的侧部连接有供风组件,以便供风;上述钢化部与卸料部之间设有冷却部,以便冷却玻璃。
优选地,所述的上片部独立设置于加热部的前端,上片部的顶部间隔设有至少二个辊轮,辊轮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上片部的前后两侧壁上,并绕上片部的侧壁自由转动,向前推动放置在辊轮上的待加工玻璃片,玻璃滑入加热部内。
优选地,所述的传输组件包括传输带及传输电机,其中,上述传输带设置在上述加热部及钢化部内,传输电机设置在加热部及钢化部的侧部,传输电机带动传输带向前运动,以便传送待加工的玻璃片。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部为长条状的加热炉,该加热炉的中部为空腔结构,上述传输组件的传输带贯穿该空腔结构向加热炉的两端延伸,并伸出加热炉外,玻璃片经上片部滑入传输带上,并随传输带进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的钢化部包括钢化炉及供风组件,其中,上述钢化炉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传输带伸入该钢化炉内,并向钢化炉两侧延伸,加热后的玻璃片经传输带传送至钢化炉内进行钢化;上述供风组件连接在钢化炉的侧部,以便喷射气流至钢化炉内。
优选地,所述的供风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一风管、第二风机及第二风管,其中,上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分别设置在钢化炉的侧部;上述第一风管及第二风管的外端分别连接在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上,第一风管及第二风管的內端汇合在一起形成喷管,喷管连接在钢化炉上,并与钢化炉内部连通,以便将气体喷入钢化炉内。
优选地,所述的冷却部包括冷却风机及冷却头,其中,上述冷却头为喇叭口结构,其喇叭口设置在上述传输带的侧部,冷却头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双层冷却管,上述传输带穿过两层冷却管之间的间隙,并向外延伸;上述冷却风机设置在冷却头的外侧端,以便提供冷风至冷却头内,冷却玻璃片。
优选地,所述的卸料部独立设置于冷却部的后端,上卸料部的顶部间隔设有至少二个辊轮,辊轮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卸料部的前后两侧壁上,并绕卸料部的侧壁自由转动,冷却后的玻璃片经辊轮向后滑出。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部的侧部设有主电缆,主电缆通过电缆与上述传输电机、加热炉、钢化炉及冷却风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水平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水平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2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轴封系统
- 下一篇:石化专用离心泵用轴承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