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的培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91589.2 申请日: 2015-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4823704A 公开(公告)日: 2015-08-12
发明(设计)人: 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 朱峰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57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猴头菇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蘑菇培育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猴头菇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随着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猴头菇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然而采用现有培育猴头菇的方法培育猴头菇时,猴头菇的产量普遍不高。因此,如何提高猴头菇的产量是人们筮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猴头菇培育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猴头菇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培养料:将玉米芯屑、木屑、麸皮、豆粕粉、玉米粉和辅料均匀混合制得培养料,其中培养料中玉米芯屑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0%;木屑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3%;麸皮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豆粕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玉米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辅料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辅料为由石膏粉和石灰粉组成的混合物;

(2)灭菌:将培养料装入菌袋中,再将已装好培养料的菌袋放入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常压灭菌条件:灭菌锅内温度为100度,保持时间为13~15小时;

(3)接种:将已灭菌的所述菌袋移入冷却室进行冷却后,再将所述菌袋移入接种室,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菌;

(4)培养:已接菌的所述菌袋移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3~26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以及二氧化碳浓度≤0.3%;

(5)出菇采收:当菌丝形成原基,且原基长至2厘米时,将所述菌袋移入出菇棚;出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6~20度,相对湿度控制在93%~95%,以及二氧化碳浓度≤0.15%;待原基长出猴头菇时,采收猴头菇。

优选地,辅料中石膏粉与石灰粉重量比为3∶1。

优选地,所述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4度。

优选地,所述出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8度,相对湿度控制在95%。

优选地,所述木屑颗粒大小为3~5毫米。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猴头菇培育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培育猴头菇的方法能够提供猴头菇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猴头菇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培养料:将玉米芯屑、木屑、麸皮、豆粕粉、玉米粉和辅料均匀混合制得培养料,其中培养料中玉米芯屑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0%;木屑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3%;麸皮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豆粕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玉米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辅料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辅料为由石膏粉和石灰粉组成的混合物。优选地,辅料中石膏粉与石灰粉重量比为3∶1。优选地,所述木屑颗粒大小为3~5毫米。

(2)灭菌:将培养料装入菌袋中,再将已装好培养料的菌袋放入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常压灭菌条件:灭菌锅内温度为100度,保持时间为13~15小时。注意:培养料装入菌袋中时,培养料不能太紧,太紧孔隙度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大大减少了生物量,无法获得高产。培养料也不能过松,过松时菌丝易断裂,水分不好保持,以及菌丝抗杂力弱,容易感染杂菌。优选地,所述菌袋为棒形长袋或方形袋;且已装好培养料的菌袋总湿重为2.5~2.7公斤。

(3)接种:将已灭菌的所述菌袋移入冷却室进行冷却后,再将所述菌袋移入接种室,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菌。

(4)培养:已接菌的所述菌袋移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3~26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以及二氧化碳浓度≤0.3%。优选地,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4度。经验证,发菌培养时,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5度时,菌丝长势最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峰,未经朱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1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