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便携式恒温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0954.8 | 申请日: | 2015-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8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茂 |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B65D81/18;F16L59/05;F16L59/0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便携式 恒温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绝热保温领域,涉及便携式恒温箱,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载使用,无需充电且具有极高保温效率的便携式恒温箱。
背景技术
外出旅行时,通常使用车载保温箱来放置饮料,这种车载主体结构由箱体和箱盖构成,通常在箱体和箱盖的箱壁内填充隔热材料,使用时向箱体中放入冰块等降温材料进而实现对饮料的降温。
目前,填充隔热材料主要使用泡沫材料,特别是聚氨酯泡沫。由于聚氨酯泡沫类材料发泡过程中通常会引入大量的卤族元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会消耗臭氧并引起温室效应;因此人们逐渐以炭氢发泡剂如环/异戊烷或异丁烷作为替代发泡材料,然而,炭氢发泡剂发泡后仍然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普通发泡材料还存在隔热效果差,体积过大且使用寿命有限的缺陷。
部分厂商使用充电的方式延长车载保温箱的保温时间,但由于塑料泡沫的阻燃性能较差,充电过程中不仅消耗能源,而且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免充电的便携式恒温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便携式恒温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便携式恒温箱,包括箱体、箱底和箱盖,所述箱体、箱底和箱盖均包括多层箱壁,各层箱壁之间存在间隔,所述间隔内填充有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所述真空绝热板与箱壁之间的缝隙填充有玻璃纤维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包括多层铝合金高阻隔薄膜,填充在铝合金高阻隔薄膜内部的玻璃纤维芯材和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吸气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玻璃纤维芯材由玻璃纤维棉经铺装成型后加热至550-600℃并在0.2-0.4Mpa压力下保温2-5min制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玻璃纤维棉采用离心喷吹法制得,其直径为2-4um,长度为3-6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玻璃纤维棉按质量计由以下组分组成:SiO2:58-70份;Al2O3:4.5-6份;CaO:1-6份;MgO:1-2份;K2O:0.5-1.5份;Na2O:9-15份;B2O3:5-13份,BaO:0-5份;ZnO:0-4份。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各层箱壁之间的间隔内填充有多层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各层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通过丝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填充在箱体间隔内的多层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中,最外层芯材为一整块,其余各层由多块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错叠组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填充在箱底和箱盖间隔内的多层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中,各层芯材均为一整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真空绝热板芯材以及真空绝热板与箱壁之间的缝隙所填充的玻璃纤维棉材质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车载便携式恒温箱,使用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作为填充保温材料,并对箱体及真空绝热板结构、真空绝热板材质及成型过程进行重新设计,玻璃纤维真空绝热芯材采用多层错叠组合,经抽真空后的真空绝热板所制得的恒温箱具有保温效果好,尺寸小,强度高,使用安全,经久耐用的特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车载便携式恒温箱的截面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填充在箱体内的多层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截面图;
图4为图3的展开图;
图5为填充在底板和盖板内的多层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将公开一种车载便携式恒温箱,其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箱盖A、箱体B和底板C,其中箱盖A、箱体B和底板C均包括外层箱壁1和内层箱壁3(实质上也可以为多层箱壁,各箱壁之间的间隙均设有真空绝热板),所述外层箱壁1和内层箱壁3之间填充有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2,所述真空绝热板2与箱壁1、3之间的缝隙填充有玻璃纤维棉。
其中,所述玻璃纤维真空绝热板芯材包括多层铝合金高阻隔薄膜,填充在铝合金高阻隔薄膜内部的玻璃纤维芯材和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吸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茂,未经郭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0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