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90381.9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郭胜惠;包建兴;杨黎;彭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32 | 分类号: | B01J27/232;B01J20/02;B01J20/28;B01J20/30;C01G5/00;B82Y30/00;B82Y40/00;C02F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纳米 可见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光催化作为一种新兴节能的绿色环保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目前的光催化材料大多在紫外光条件下才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大大限制了光催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因此开发可见光波段下光催化性能优异的材料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在众多催化剂中,碳酸银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光催化剂,在可光下对有机污染物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降解性能。
Xu等人( Appl. Surf. Sci. , 2011, 257:8732-8736)以AgNO3和Na2CO3为原料,用沉淀法制备出棒状碳酸银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苯酚和亚甲基蓝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活性,40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了95%。加入Na2CO3可明显提高碳酸银的光催化稳定性,经5次循环后仍有很强光催化降解性能。Dai等人(J. Phys. Chem. C, 2012, 1160, 15519-15524 ) 通过沉淀反应得到的棒状碳酸银,与P25 和氮掺杂TiO2相比,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表现出了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作者同时研究了碳酸银的光腐蚀机理,认为硝酸银作为一种良好的电子接受体可有效抑制碳酸银光腐蚀,为碳酸银光催化剂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Dong等人( Appl. Catal., B, 2013, 134–135, 46–54 ) 报道了在冰浴条件下通过AgNO3和NaHCO3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了棒状碳酸银,同样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甲基橙表现出了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性能除了取决于其电子性质外,还与其微结构形貌密切相关。通常介孔结构由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增大催化剂与被降解物质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自由载流子的交换效率,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例如,Yu等人 (Adv. Funct. Mater.,B, 2007, 17, 1984-1990) 报道了一种介孔结构TiO2微球,该结构有利于反应物快速到达催化剂表面和吸附,其光催化活性远远优于P25。根据大量文献调研发现,介孔碳酸银光催化剂的制备鲜见报道。因此,研究介孔碳酸银的可控制备方法,得到分散均匀的碳酸银用于可见光催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并提供可控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出的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尺寸均一,分散均匀,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点多,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活性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该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中纳米棒的的直径200~300nm,长度2~3μm,平均孔径3~4nm。
该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28min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达到94%以上。
一种上述的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将硝酸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获得浓度为0.025~0.05mol/L的硝酸银溶液;
步骤2、按照每毫升硝酸银溶液中加入0.01~0.05g聚乙烯比咯烷酮向步骤1制备得到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聚乙烯比咯烷酮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3、在室温下,向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05~0.1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搅拌2h,得到灰色悬浊液,将灰色悬浊液离心洗涤后,在50~70℃温度下烘干,得到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其中碳酸氢钠溶液总加入体积等于混合溶液体积。
所述步骤1中的硝酸银、步骤2中的聚乙烯比咯烷酮为分析纯试剂。
上述聚乙烯比咯烷酮抑制了碳酸银晶粒的长大,并起到了分散作用,使碳酸银晶粒堆积成孔,从而得到了介孔碳酸银纳米棒可见光催化剂。
本发明所指室温系指温度为15~30℃。
本发明所指聚乙烯比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约为600000(PVP,Mw≈600000)。
本发明所指离心洗涤是指在4000~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3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0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