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路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0206.X | 申请日: | 2015-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文;梁建;张嘉琪;杨屹立;邹大军;詹小斌;田开望;魏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K11/085 | 分类号: | F16K11/085;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路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力燃油总管喷头流量特性测试试验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路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加力燃油总管是航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出厂之前需要进行燃油压力-流量特性的检测试验。燃油加力总管为圆环形状,圆周均匀布满燃油喷头,具体尺寸因规格而异。
燃油流量可由单位时间内燃油的体积或质量进行换算得到。试验台所使用的油路切换装置用于计时开始时将油路由回油油路切换到计量油路,计时结束时由计量油路切换到回油油路。航空煤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性物料,加力燃油总管试验应在确保油路封闭条件下进行,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现有试验台油路切换装置为转盘式,通过转动转盘实现无连接钢管的轴线错位实现油路切换。现有油路切换装置结构简陋,占有的空间体积较大,并且燃油有部分暴露于空气中,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路切换装置,该油路切换装置可直接应用于新型发动机加力燃油总管试验台,测量加力总管燃油流量特性,满足发动机零部件的研制、批量生产的快速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包括缸座、旋转芯、环状密封垫和可旋转管接头,其中,缸座,包括缸体、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缸体中空,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固定安装在缸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缸体的下部安装有两个出油接头,所述的两出油接头前后布置,所述的出油接头的内腔与缸体的内腔连通,两个出油接头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大于0°;
旋转芯,穿过左端盖和右端盖,可转动安装在左端盖和右端盖上,其右端设置有通油腔,其侧壁设置有两出油孔,所述的出油孔与通油腔连通,每个出油孔用于与一出油接头相连通;
环状密封垫,固定套装于缸体上,位于旋转芯和缸体之间,其侧壁在对应于每个出油接头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与出油接头连通的出油口;
管接头,连接在旋转芯的右端,其内腔与旋转芯的通油腔相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旋转芯左端的摆杆。
优选地,所述旋转芯的左端设置有插榫部,所述摆杆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旋转芯的插榫部伸入摆杆的插孔内,所述插榫部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防止摆杆从插榫部掉落。
优选地,所述挡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插榫部上,所述插榫部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挡板后伸入所述插榫部的螺纹孔内。
优选地,所述摆杆的下端安装有销杆。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管接头可拆卸连接在旋转芯上。
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管接头包括软管连接段和旋转芯连接段,分别用于连接软管和旋转芯,所述软管连接段的轴线与旋转芯连接段的轴线垂直,所述软管连接段可转动连接在旋转芯连接段上。
优选地,所述出油接头可拆卸连接在缸体的下部。
优选地,两个出油接头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克服现有加力燃油总管试验台油路切换装置过于简陋、占有的空间体积较大、燃油有部分暴露于空气中的问题,以便减小试验台尺寸,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本发明由于设置了环状密封垫,旋转芯旋转过程中其能够对油路进行很好地密封,确保油路进行切换过程中燃油无外泄,并实现回油油路与计量油路的隔离。因此避免了燃油暴露于空气中,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3)在试验台上多个油路切换装置排成一列,本发明由于设置了摆杆,各油路切换装置的摆杆可通过开有多个圆孔的长条钢板连接在一起。长条钢板与双作用气缸相连,通过控制双作用气缸的伸缩实现摆杆的统一往复摆动,从而统一实现总管上各喷头油路的油路切换。可使试验台油路切换部分结构更加紧凑,节省试验台空间;
4)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可旋转管接头,可旋转管接头可拆卸连接在旋转芯上,其软管连接段的轴线与旋转芯连接段的轴线相垂直,二者可相对转动,可确保油路切换过程中旋转芯的旋转运动对进油口软管无影响,减小了进油口软管的变形量和变形次数,提高了进油口软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摆杆上安装销杆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旋转芯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0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