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编组扫描设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88052.0 | 申请日: | 2015-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3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唐军;蒋晓艳;邹智荣;唐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组 扫描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通信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跨编组扫描设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列车通信网络(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TCN)作为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列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而多编组列车在进行编组重联(简称重联)和编组解编(简称解编)的过程中,其列车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能够在多编组列车进行重联和解编之后,在线发现并扫描列车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网络设备,那么就能够为进一步进行多编组列车的网络故障定位、故障分析、性能管理及配置管理等奠定基础。而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在多编组列车进行重联或解编之后对其进行跨编组扫描设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编组扫描设备方法,以能够在多编组列车进行重联或解编之后对其进行跨编组扫描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编组扫描设备方法,应用于列车通信网络;所述列车通信网络包括一个主干网和多个编组网,所述主干网上包括N个ETBN设备,每一个ETBN设备对应一个所述编组网,每一个所述编组网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第一ETBN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步骤12: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访问所述第一ETBN设备,获取该设备中保存的目标ETBN设备的设备信息,利用该信息访问所述目标ETBN设备,获取该设备中保存的与该目标ETBN设备对应的目标编组网的目标编组网标识,及所述目标编组网中与所述目标ETBN设备相邻的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将该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作为当前网络设备;
步骤13:根据当前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及所述目标编组网标识,对当前网络设备进行扫描,获取该设备中保存的与该当前网络设备相邻的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将该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作为当前网络设备,返回执行步骤13;直至将所述目标编组网中的所有网络设备扫描完为止。
优选的,所述步骤11包括:
以链路层广播报文的形式发送设备发现请求;
接收由所述第一ETBN设备发送的请求应答报文;
由该请求应答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一ETBN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优选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ETBN设备对应的编组网为第一编组网;
以链路层广播报文的形式向所述第一编组网内发送设备发现请求;
接收由所述第一编组网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应答报文;
由该请求应答报文中获取所述第一编组网内的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供查询。
优选的,所述根据当前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及所述目标编组网标识,对当前网络设备进行扫描,包括:
将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及所述目标编组网标识进行转换,得到设备访问信息,
利用所述设备访问信息对当前网络设备进行扫描。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2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14:判断所述当前网络设备是否为交换设备,如果是,则根据当前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及所述目标编组网标识,对当前网络设备进行扫描,获取该当前网络设备中保存的与该当前网络设备相邻的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将与该信息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作为当前网络设备,返回执行步骤14;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15;
步骤15:如果已经将所述目标编组网内的网络设备扫描完,则选取其他任一未被访问的ETBN设备作为目标ETBN设备,执行步骤12;如果所述目标编组网内的网络设备未扫描完,则执行步骤16;
步骤16:选取所述目标编组网内的一未被扫描的网络设备为当前网络设备,与该当前网络设备相邻的网络设备已被扫描,返回执行步骤14。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设备扫描列表;
每获取一个网络设备的设备信息,则将该设备信息存储至设备扫描列表中,以供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