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膏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87629.6 | 申请日: | 2015-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8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先雷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6;A61P19/02;A61P29/00;A61K31/65;A61K33/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邵朋程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肩关节 周围 外用 药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膏。
背景技术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长期肩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慢性损伤所致的肱二头肌腱鞘炎、冈上肌炎、风寒、肩部长期不动或少动、颈椎病等诱发肩部肌腱、关节囊和韧带充血、水肿、渗出,从而引起肩关节内外组织广泛粘连有关。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亦称“五十肩”“漏风肩”“肩凝”等。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学“肩痹”“肩臂痛”等范畴,大多因为病后体虚受风寒之邪或提物不慎扭伤等所致。目前肩周炎的治疗主要以手法治疗、中药治疗、注射疗法、针灸疗法、物理疗法、针刀疗法、综合疗法、功能锻炼等八个方面为主,但仍存在疗程长、显效慢、某些疗法对患者有较高的适应要求等不尽人意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膏,该中药膏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膏,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的:白花蛇舌草20~30份、桂枝8~12份、羌活12~15份、白芍15~20份、威灵仙18~25份、莪术8~12份、栀子8~12份、硼砂3~5份、延胡索5~6份、连翘8~12份、葛根10~12份、蒲公英8~12份、红花8~12份、荆芥穗10~15份、土霉素粉2~5份、夏枯草8~12份、半枝莲8~12份、柴胡8~12份、黄芪8~12份、陈皮8~10份、槐米10~12份、牡丹皮12~15份、滑石粉4~6份。
优选的,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白花蛇舌草25份、桂枝12份、羌活15份、白芍15份、威灵仙20份、莪术10份、栀子10份、硼砂3份、延胡索6份、连翘8份、葛根10份、蒲公英12份、红花8份、荆芥穗12份、土霉素粉3份、夏枯草10份、半枝莲10份、柴胡10份、黄芪12份、陈皮8份、槐米10份、牡丹皮12份、滑石粉5份。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外用中药膏,其是采取下述步骤制备的:
a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b将白花蛇舌草、桂枝、羌活、白芍、威灵仙、莪术、栀子、延胡索、连翘、葛根、蒲公英与红花,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10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3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一;
c将荆芥穗、夏枯草、半枝莲、柴胡、黄芪、陈皮、槐米与牡丹皮,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5~6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1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二;
d将步骤b获得的清膏一与步骤c获得的清膏二混合,然后加入硼砂、土霉素粉与滑石粉,搅拌均匀,得到中药膏。
本发明的药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先雷,未经张先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7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