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酸锂/氮掺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7199.8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倪世兵;张继成;马建军;杨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H01M10/0525;H01M4/3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酸锂 掺杂 石墨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别涉及一种Li3VO4/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属于电化学电源领域。
技术背景:
锂离子电池因其优越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深度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工具的不断涌现,对电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得锂离子电池面临着新的挑战,研发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显得尤为迫切。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体系相对比较丰富,但负极材料仍局限于碳材料。所以,开发新型锂离子负极材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Li3VO4作为一种新型负极材料,相比于商用石墨类负极材料而言具有更高体积比容量和更好的安全性能,相比于Li4Ti5O12负极材料而言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更低的充、放电电压,和目前商用正极材料匹配良好,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约Li3VO4在锂离子电池中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电子电导率较低,这会导致其充、放电电压电极较大、倍率性能不理想。已有研究主要通过将Li3VO4与碳材料复合以提高其导电性,从而提升其电化学性能。最近有研究表明,氮掺杂碳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如,氮掺杂碳包覆Fe3O4的电化学性能相对于单纯碳包覆Fe3O4明显改善。然而,目前,关于氮掺杂碳复合Li3VO4材料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基于以上背景,本专利发明一种Li3VO4/氮掺杂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显示了较高的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以偏钒酸铵、氢氧化锂、六次甲基四胺、氧化石墨烯粉末为反应原料,通过水热反应、高温烧结制备Li3VO4/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原理就是首先利用水热反应制备出前驱体溶液,同时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氨化与还原,然后烘干并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得到Li3VO4/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所涉及Li3VO4/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合成原料为偏钒酸铵、氢氧化锂、六次甲基四胺、氧化石墨烯粉末。材料制备过程中,先将偏钒酸铵、氢氧化锂和六次甲基四胺按摩尔比1:3:5称取并放置于容器中加去离子水搅拌得到均匀液体。同时取氧化石墨烯粉末置于另一容器中并加入去离子水,于超声清洗仪中超声分散。然后将分散后的氧化石墨烯转移至均匀液体中,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液体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于200℃下反应4~20小时,自然冷却得到均匀液体并烘干。最终将烘干产物在400-600℃,氮气条件下烧结2~10小时便得到Li3VO4/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所涉及的Li3VO4/氮掺杂石墨烯负极材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负极材料中石墨烯为氮掺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导电性;
(2)负极材料中Li3VO4分散在氮掺杂石墨烯中,平均尺寸约40nm,与石墨烯接触良好;
(3)所制备Li3VO4/氮掺杂石墨烯负极材料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制备样品的(a)XRD图谱和(b)N 1s XPS谱。
图2实施例1所制备样品的TEM图。
图3实施例1所制备样品的(a)首次充、放电曲线和(b)循环性能图。
图4实施例2所制备样品的(a)首次充、放电曲线和(b)循环性能图。
图5实施例3所制备样品的(a)首次充、放电曲线和(b)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7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