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丘陵山区冬水田的水稻直播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7082.X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3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姚雄;李经勇;唐永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丘陵 山区 水田 水稻 直播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丘陵山区冬水田的水稻直播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丘陵山区,特别是以重庆、四川为代表的西南丘陵山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数地区的农田缺乏水利工程和配套灌溉条件,加之自然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严重不均,该区域的水稻生产长期面临着干旱的威胁。为了解决区域干旱频发的不利气候,人们普遍利用稻田在冬季蓄水,以确保翌年水稻的正常播栽和产量。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西南丘陵山区特色的冬水田-水稻农作制度,并在西南地区肩负着涵养水源,缓解高温干旱的重要生态作用。目前,该区域的冬水田面积约为70万hm2。
由于冬水田在冬季长年处于淹水状态,土壤泥层较厚,加之稻草(桩)部分还田,土壤保肥能力较强,故冬水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又不同于冬闲田,更区别于水旱轮作田。在现阶段,冬水田的利用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一是难以实现机械化,传统的水稻育苗移栽方式劳动强度相当大,稻田撂荒现象突出;二是普通的直播方式虽然显著减少了育苗移栽环节的劳动强度,在部分地区得以推广应用,但由于冬水田特殊的生态作用,难以排干田面水利于稻种发芽,从而严重影响了种子成苗率;同时,由于秧苗个体和群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这种在田间呈无序分布的普通直播稻成穗率往往较低,难以实现直播水稻的稳产、高产。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西南丘陵山区的冬水田,稳定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总产,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直播稻方式,实现既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又提高水稻单产和效益的多重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冬水田现有的直播移栽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革新的水稻直播栽培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冬水田直播稻种子的成秧率、茎蘖成穗率和直播水稻的产量,也更便于直播稻的施肥、除草、灌排水等田间管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稻直播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水稻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的水稻生产的主导品种,以中熟、茎秆粗壮、株高相对较矮及苗期耐低温能力较强的穗粒兼顾型品种优先。
2)适宜播种期确定
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最佳的播种期。四川盆地东南及重庆浅丘地区一般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
3)稻田半旱式开沟作厢
播种前1-2天,根据田块大小,以0.3m的倍数为厢面宽度,少免耕直接开沟作厢。一般厢面宽2.1m,沟宽30cm、沟深15~30cm。开沟作厢后,每666.7m2施入30kg复合肥(N︰P2O5︰K2O质量比为15︰15︰15)作底肥,并平整厢面、拌匀肥料以备直播。
4)稻种播前处理
将精选后的稻种放入20%三环唑1500倍液中浸泡24h,用清水洗净、滤去多余水分,并按种子︰药剂质量比为5︰1的标准均匀混合“旱育保姆”拌种剂(总有效成分含量0.78%,其中多菌灵含量0.75%、多效唑含量0.03%)。
5)稻种精量条直播
将“旱育保姆”拌种剂包衣后的稻种立即直播于平整后的稻田。直播的方式为条状撒播,行距固定为0.3m,即宽2.1m的厢面播种4行。每666.7m2用种量为1.5kg干谷。
6)晒田控苗,追施穗肥
当全田茎蘖总数达到12万/苗(此时直播稻处于拔节期),通过厢沟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水稻群体质量。待全田茎蘖总数下降后,通过厢沟蓄水,保持厢面有1-2cm水层,每666.7m2施入5kg尿素和6kg氯化钾作穗肥。之后,保持厢面土壤湿润,至成熟。
7)其它管理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厢沟蓄水、排水的功能,在水稻秧苗、分蘖、抽穗、籽粒灌浆等大多数生育时期,保持厢面处于湿润状态;在水稻拔节期,实现晒田控苗。二是注意采用综合措施防治苗期立枯病、青枯病及杂草危害,分蘖及抽穗期螟虫、纹枯病等危害。
现有的水稻直播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方法将现有的水稻无序撒播改为有序条播,既能控制水稻起始群体数量,又能通过秧苗在田间呈均匀分布,提高水稻群体质量,特别是提高水稻中后期的行间通风透光能力,从而减轻直播水稻的病虫害发生和倒伏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7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核桃晚霜冻害后开花坐果的方法
- 下一篇:温棚框架及温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