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标签模型的帕金森病证型的辅助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86253.7 | 申请日: | 2015-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骏;方铭;肖雨奇;殷洪峰;李宁;王崇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标签 模型 帕金森病 辅助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帕金森病证型的建模及预测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多标签分类算法在类别稀疏和不均衡的情况下预测不准确的问题。
背景技术
数据挖掘主要是指从巨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随着数据挖掘的发展,如今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
本发明的主要目标就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中医诊断中,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引入,以规范帕金森病中医诊断的过程,使其诊断过程可以尽可能的客观可靠,从而达到应用于实践中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疗,更好的服务患者的目的。
中医将帕金森病分为五种证型,每个患者可能伴有一种或两种证型,并且有主证和次证之分。随之伴随的问题是,传统的多标签分类算法只能预测证型,无法区分主、次证。但是,若将主、次证分开预测又会造成训练数据的类别不均衡和割断了主、次证的关联性,会严重影响预测的效果。基于信息熵的多标签分类方法即可以区分主、次证,又能够很好的克服主、次证分离后类别不均衡的问题,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的这样的问题,当帕金森病主、次证分离时造成的类别不均衡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既能辅助识别主、次证,又要能够保证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多标签模型的帕金森病证型的辅助预测方法,包括三个模块:预测模型的构建、均衡性评估和挖掘预测阶段处理模块;
1)预测模型的构建模块的流程:
a.选定一个主证;
b.选取K个次证;
c.将主证和K个次证组成新的证型集;
d.评估该证型集的均衡性;
e.若均衡性满足条件,则确定了主证与次证的关联性,否则返回b;
f.将证型集作为训练数据构建一个多标签模型;
g.结束。
2)均衡性评估
a.将1)-c得到的证型集进行组合;
b.统计证型组合的数量和出现的频率;
c.根据信息熵公式,计算该证型集的熵值;
d.结束。
3)预测阶段
a.将给定的待预测数据传给1)-f得到模型进行分类;
b.将所有模型的分类结果进行投票,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c.结束。
本发明1)-a中,因为所有证型都有可能成为主证,因此采用逐个遍历证型的方法。
本发明1)-b,c,d中,选取K个次证,K首先取0,也就是将主证单独作为一个证型集,若不满足均衡条件,将K逐渐递增,取0,1,2,3···此外,当K值变大时,次证的选取组合就会变多。为了取得全局最优的组合,可以遍历所可能性,取均衡性最优的组合,但这个方案的执行效率低。也可以随机的抽取一些组合提高效率,但是得到的是局部最优的组合。这两种选取方案各有利弊,可根据需求选取。
本发明1)-e中,一旦确认了证型集,就可确立主证与次证的关联性。
本发明1)-f中,采用Label Powerset多标签分类算法构建模型。一个证型集对应训练一个模型。
本发明2)-a中,原数据中使用01标注患者是否诊断有该证型,采用二进制编码的方式对证型集进行组合。
本发明2)-b中,统计出证型组合的数量和每种组合出现的频率。
本发明2)-c中,信息熵的公式为-Σpilog2(pi)。为了方便K取不同值时,比较不同证型集之间的熵值,归一化熵值:-Σpilog2(pi)/log2(C)。pi某种组合出现的频率.
本发明3)-a中,将待预测的数据分别传给1)-f中构建的模型,每个模型都将得到一个预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6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