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聚碳酸酯和溶剂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5356.1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0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成;张文;张良芳;董宝田;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鲁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聚碳酸酯 溶剂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分离聚碳酸酯和溶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储存装置、聚碳酸酯成片系统、聚碳酸酯薄片与溶剂初步分离系统、蒸汽汽提塔、聚碳酸酯薄片储存装置以及尾气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溶液储存装置、聚碳酸酯成片系统、聚碳酸酯薄片与溶剂初步分离系统以及蒸汽汽提塔依次相连,所述聚碳酸酯薄片储存装置和尾气处理系统均与蒸汽汽提塔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成片系统包括用于使聚碳酸酯的二氯甲烷溶液与过热蒸汽混合的混合喷嘴和用于使聚碳酸酯凝结成片的凝结器,所述混合喷嘴和凝结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混合喷嘴通过进料泵和溶液储存装置连接,所述凝结器和所述聚碳酸酯薄片与溶剂初步分离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薄片与溶剂初步分离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干燥管和旋风分离器,其中,干燥管与所述凝结器连接,旋风分离器与所述蒸汽汽提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凝器和相分离器,其中,冷凝器与所述蒸汽汽提塔连接。
5.一种分离聚碳酸酯和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聚碳酸酯的二氯甲烷溶液和过热蒸汽分别沿混合喷嘴的轴线方向和垂直于混合喷嘴的轴线方向进入混合喷嘴的混合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进入凝结器的器壁上凝结成聚碳酸酯液滴,聚碳酸酯液滴在重力作用下形成聚碳酸酯薄片,聚碳酸酯薄片被吹入聚碳酸酯薄片与溶剂初步分离系统中进行与二氯甲烷溶剂的初步分离;然后,聚碳酸酯薄片进入蒸汽汽提塔中彻底去除残留的二氯甲烷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的二氯甲烷溶液和过热蒸汽的质量比为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蒸汽的温度为120℃,压力为1.2MP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薄片在蒸汽汽提塔中去除二氯甲烷残留,使聚碳酸酯薄片中二氯甲烷的含量小于1pp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蒸汽汽提塔中低压蒸汽的压力为0.3MP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蒸汽自蒸汽汽提塔的塔底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鲁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未经聊城鲁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53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气体实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凝胶状聚醚柠檬烯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