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靶向除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4895.3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崔嵘;戴毅;杨波;张西迎;傅剑峰;黄启宇;李治;高新瑞;王文俊;杨华银;武国营;张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5 | 分类号: | B08B9/055;C23G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李慧,梁华行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靶向 除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垢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的管道靶向除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气长距离管道运输领域,主要通过管道将需要运送的物质输送到指定地点,管道的状况直接关系着相关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而结垢是影响长输管道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不仅会导致管道运输效率降低,而且还会造成腐蚀泄露等安全事故。因此,如何有效解决长输管道结垢问题,一直是困扰业内的重大难题。
现有的除垢方法主要有:一、化学除垢,即选用合适的化学试剂对全管道进行浸泡,这类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对全管道进行除垢处理从而导致成本高、周期长,对管道、设备及环境有巨大副作用;二、高压水喷射除垢,即用柱塞泵打出的高压水经过特殊喷嘴喷向垢层,对垢进行强力剥蚀清除,此类方法的缺点是除垢没有定位针对性而导致耗水多,垢渣剥离后没有分解从而导致垢渣会在下游堆积形成新的堵塞点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不适用于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进行除垢;三、机械除垢,即使用清管器对垢层和堆积物进行刮蚀剥离,此类方法的缺点是对已经形成的致密垢层作用有限,且存在清管器堵塞管道的重大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实现高效、精准清除长输管道内的严重结垢且不损伤管道的管道靶向除垢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靶向除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定位清管球在管道中运行时管道入口压力的突变点计算出结垢段的位置;S2、在结垢段前后各设置一个软质清管球作为隔离,将结垢段管道两端封堵形成除垢区,在除垢区定点投放除垢试剂构成除垢体系,除垢试剂包括固体缓速酸、缓蚀剂、渗透剂、络合剂;S3、静置0.5~1小时,使除垢试剂与积垢充分接触溶解;S4、卸掉除垢试剂,拆除软质清管球。
作为本发明管道靶向除垢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步骤S2包括:S21、先向管道放入一个轻质清管球,随后注入除垢试剂,再将第二个轻质清管球放入,使之形成一个由两个轻质清管球和中间密封除垢试剂组成的柱塞;S22、利用注水将两个轻质清管球和中间所密封的除垢试剂组成的柱塞快速推向指定的除垢区位置;S23、两个轻质清管球和中间所密封的除垢试剂组成的柱塞推至并停止于指定结垢区后,停止注水推送。
作为本发明管道靶向除垢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除垢区的前后两个软质清管球的外侧各注入一定量的隔离介质。
作为本发明管道靶向除垢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软质清管球为低密度泡沫清管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结垢段的定位及结垢量的计算,能够定量使用除垢试剂并将其定点投放,将结垢段与其余管段隔离,准确定位且针对性地对结垢段进行除垢处理从而避免了无目的的全管道充满除垢试剂,降低了除垢过程对管道的伤害,高效利用除垢试剂,极大地节省作业成本。这种定点定量除垢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海洋、陆地油气田运输管道以及原油、成品油长输管道的集中除垢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管道靶向除垢方法实施例中的管道结垢段确定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靶向除垢的实施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清管球是采用材料为耐腐蚀的氯丁橡胶制成的,分空心球和实心球两种,管径大于100mm的清管球为空心球,管径小于100mm时可用实心球。空心球壁厚为管道内径的十分之一,空心球上装有气嘴充气使用,空心球内也可以充水使用。在冬季,球内应充注防冻剂的水溶液(如甘醇),以防止冻结。清管球在管道内运行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因此要求球外径大于输气管内径。球外径与管内径之差称做过盈量,其过盈量在球未充水时为管内径的2%,充水时为3%-5%,使球能紧贴管壁不致漏气和漏液。清管球的主要用途是清除管内积液和分隔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4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抗氧化性数控机床清洗剂
- 下一篇:金属器件表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