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81692.9 | 申请日: | 2015-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2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申;陈世涛;卢桥;王海玲;徐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2;B21D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张金玲,吴兰柱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料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整车开发中,外覆盖件的市场周期较短,变更较频繁,而汽车覆盖件的型面复杂,尺寸较大,精度要求高,外观质量要求严格,因此,拉延模具是汽车覆盖件生产制造中的重要设备。
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和压边圈,现有拉延模具的压料面为平面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面积较大,为了缩小拉延收缩后废料,保证拉延成形性,需通过在拉延模具上设置切角,但是,切角结构容易产生修边铁屑,无法保证汽车覆盖件的外观品质。
因此,提供一种拉延模具,以期能够在保证汽车覆盖件外观品质的条件下,缩小拉延收缩后的废料面积,解决修边工艺中的废料排出问题,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延模具,以期能够在保证汽车覆盖件外观品质的条件下,缩小拉延收缩后的废料面积,解决修边工艺中的废料排出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压边圈,所述压边圈的压料区域设置有异形压料面,所述异形压料面包括若干凸部和若干凹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间分布,且相邻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接;所述凸部的开口处宽度与所述凹部的开口处宽度相等,所述凸部的最大深度与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下模座为箱体式结构,且所述箱体式结构上开设有避让安装槽,所述拉延模具的分体式凸模通过法兰、定位销和螺栓安装于所述下模座,并与所述避让安装槽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下模座上安装有压边圈导向板,所述压边圈通过所述压边圈导向板安装于所述下模座。
优选地,所述压边圈的外周设置有起吊装置,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起吊装置匹配的避让槽。
优选地,其吊耳设置在所述下模座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所述吊耳与其所在侧壁的外侧边缘件设置有压板槽。
优选地,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过孔包括与冲压设备的顶杆对应的顶杆过孔,和不与所述顶杆对应的避让孔。
优选地,所述凹部的开口处宽度和所述凸部的开口处宽度均为50mm,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和所述凸部的最大深度均为15mm。
优选地,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均为圆弧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压边圈,其中,压边圈的压料区域设置有异形压料面,所述异形压料面包括若干凸部和若干凹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间分布,且相邻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接;所述凸部的开口处宽度与所述凹部的开口处宽度相等,所述凸部的最大深度与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相等;这样,相间布置的多个凸部和凹部形成波浪形压料面,可以通过该波浪形的结构将拉延后的废料进行缩料,从而既保证了汽车覆盖件外观品质,又缩小了拉延收缩后的废料面积,解决了修边工艺中的废料排出问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延模具中,其下模座为箱体式结构,且所述箱体式结构上开设有避让安装槽,所述拉延模具的分体式凸模通过法兰、定位销和螺栓安装于所述下模座,并与所述避让安装槽相对应;以便避免在压边圈上设置避让区域,保证了紧固强度,并且,箱式结构在拉延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优于普通拉延模具。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延模具中,其下模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过孔包括与冲压设备的顶杆对应的顶杆过孔,和不与所述顶杆对应的避让孔;这样,在更换顶杆位置不同的冲压设备时,无需变换顶杆的位置,在所有可能出现顶杆的位置均设置过孔,在换模生产时只需快速定位安装即可,无需更换顶杆,从而提高了换模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延模具中压边圈和分体式凸模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延模具中下模座和分体式凸模的轴测图;
图3为图2所示下模座和分体式凸模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延模具中压料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模座2-压边圈3-异形压料面4-分体式凸模5-压边圈导向板
6-起吊装置7-吊耳8-压板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1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壁管扩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钣金零件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