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源热泵的高效的逐时数值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1300.9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2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施恂根;苏华;康景文;陈云;刘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源热泵 高效 数值 模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源热泵的数值模拟方法,特别涉及一种U形管地源热泵的高效的逐时数值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空调作为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研究应用起步于上个世界90年代,目前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长,规模从中小型建筑转向大型建筑、建筑群、小区,有的工程达到几十万平方米,其中竖埋U型管地源热泵有较多的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及风机;
负荷侧水泵,负责把热泵机组产生的冷热水输配到末端设备处;
热泵机组,实现制冷制热。包含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以及膨胀装置四大部件以及其他辅助、控制部件;
源侧水泵,负责在热泵及地下换热器之间实现水循环;
地下换热器,夏天把房间热量转移到地下,冬天从土壤吸取热量供给房间采暖。
地源热泵空调与常规空调的区别在于地下换热器,地下换热器具有非稳态、结构尺寸大、时间跨度大等特征,其设计合理与否是地源热泵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输配系统的设计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能效。地源热泵主机必须适应相应运行工况。在系统设计阶段,对地源热泵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有助于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优化。
由于建筑负荷逐时变化,地源热泵逐时模拟计算是最符合实际的方法。理论上,现有商业软件,如Fluent、ANSYS等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可以用于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逐时非稳态模拟,但是计算代价太大,作为研究手段尚可,作为工程设计计算手段则不够实用,并且这类软件不能模拟整个热泵系统。国外TRNSYS是一款强大的瞬时系统模拟软件,可以模拟整个地源热泵系统,其地下换热器模型针对不同埋管结构采用了一些列g函数,该g函数是在数值模拟结果基础上总结建立的,主要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因此TRNSYS是间接利用了数值模型。国内“地热之星”则采用了近似解析模型,但为了保证计算速度,它没有进行逐时计算,而是以建筑月均负荷及峰值负荷为基础进行计算;孔群相互影响则采用空间叠加技术。
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地源热泵方案的模拟最好直接基于建筑逐时负荷,并且计算效率要高,以便快速得到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的高效的逐时数值模拟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源热泵的高效的逐时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一、建立单孔和孔群地下换热器统一的数值传热模型:地下换热器采用统一的柱坐标下的一维数值模型:模型中换热孔壁设置为变热流边界;换热孔远边界设置为绝热边界;从孔壁到远边界均匀划分计算网格,对节点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离散方程,离散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用热网络表示,每个节点具有热容,节点之间用热阻连接;
二、热泵与地下换热器的耦合模拟计算:
步骤一、读取当前时步的建筑负荷;
步骤二、判断建筑负荷是否为零:若是,则采用数值模型计算土壤温度,然后进入步骤十;若否,则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假设热泵机组性能系数EER/COP;
步骤四、计算地下换热器热量;
步骤五、采用数值模型计算土壤温度;
步骤六、计算进出口水温;
步骤七、根据进出口水温重新计算EER/COP;
步骤八、判断步骤七与步骤三的EER/COP的误差是否在设定精度内:若否,则用步骤七计算出的EER/COP代替步骤三假设的EER/COP,然后返回步骤四;若是,则进入步骤九;
步骤九、计算水泵、风机、热泵能耗;
步骤十、利用计算出的土壤温度更新土壤初始温度,为下一时步的计算做准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统一数值模型既可模拟单孔地下换热器也可模拟孔群,不必采用空间叠加技术来考虑孔群效应;直接采用数值模型进行模拟,既可以方便利用建筑逐时负荷进行逐时模拟计算,准确性高,又能保证计算效率高,节约计算时间。系统模拟步长取3600s,土壤导热计算中时间子步长取60s,空间步长取0.03m,计算准确性和计算效率都可保证。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热泵-地下换热器耦合迭代算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采用的地下换热器数值模型网格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的地下换热器离散节点热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地源热泵的高效的逐时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华大学,未经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1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