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H和葡萄糖双重敏感性的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药物载体的制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80823.1 | 申请日: | 2015-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6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戴李宗;毛杰;袁丛辉;邵志恒;刘诚;陈婷;许一婷;罗伟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32 | 分类号: | A61K47/32;A61K47/04;C08F283/06;C08F8/4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h 葡萄糖 双重 敏感性 二氧化硅 聚合物 药物 载体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和葡萄糖双重敏感性的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介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优异性能成为了研究开发的热点,在催化、吸附分离、药物释放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更使其备受关注。自1992年Kresge等人在Nature杂志上首次报道了一种名为MCM-41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以来,介孔二氧化硅的研究迅速成为国际上的热点。有序介孔氧化硅的出现是分子筛与多孔物质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具有在2~50nm范围内可连续调节的均一介孔孔径、规则的孔道、稳定的骨架结构、易于修饰的内外表面和无生理毒性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作药物分子的载体。同时,MSN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900m2/g)和比孔容(>0.9cm3/g),可以在孔道内负载各种药物,并可对药物起到缓释作用,提高药效的持久性。因此,近年来MSN在可控药物传输系统方面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Chiyoung Park等(Chiyoung Park,Kyoungho Oh et al.Angew.Chem.Int.Ed.2007,46,1455–1457)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先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带有氨基,进而再利用含端羧基的聚合物与氨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反应,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修饰一层pH响应性聚合物,可控释放介孔二氧化硅孔道内的药物分子。Zink等(Huan Meng,Min Xue,Tian Xia et al.J.Am.Chem.Soc.2010,132(36),12690–12697)先用含芳胺的MBI表面修饰介孔二氧化硅,再将环糊精分子嵌套在MBI上加盖在介孔孔洞上,封装药物分子形成具有pH响应性的药物释放体系。
综上所述,目前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药物载体系统,多采用的是单一的pH敏感性作为药物分子控制释放的手段。而在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药物载体系统采用双重响应释放手段,尤其是兼具pH和葡萄糖响应性功能的控释体系鲜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H和葡萄糖双重敏感性的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邻苯二酚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
2)由N-(4氨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无规共聚后经4-甲酰基苯硼酸修饰得到含苯硼酸的聚合物,具体方法如下:
a、将N-(4氨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溶于溶剂后,置于反应容器中冷冻脱气并充入氩气后密封下65~80℃反应24h,聚合后液氮冷冻2~3min停止反应,其中,引发剂为可以加热产生自由基并引发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N-(4氨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的化合物;
b、采用溶解沉淀法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加溶剂稀释后用沉淀剂沉淀,干燥,得聚合物;
c、将步骤b制得聚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08~0.2g/mL的第一溶液,将0.1~1g 4-甲酰基苯硼酸溶于甲醇溶液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15~0.5g/mL的第二溶液,且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的体积比为2~6∶0.5~2;
d、将第二溶液注入第一溶液中反应12~14h,反应结束后用甲醇洗涤、抽滤、干燥,得到所述含苯硼酸的聚合物;
3)将邻苯二酚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分散于甲醇中配成第三溶液,将含苯硼酸的聚合物溶于甲醇中配成第四溶液,将第四溶液加入第三溶液中反应12~24h,反应结束离心除去未反应的聚合物,即得所述pH和葡萄糖双重敏感性的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药物载体,其中邻苯二酚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与含苯硼酸的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3∶2~5。
在步骤1)中,所述制备邻苯二酚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具体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a、将CTAB、氨水和TEOS溶于蒸馏水中,50~55℃油浴锅中搅拌反应2~4h后离心收集白色沉淀,用蒸馏水和乙醇分别洗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
b、将步骤a制得的白色粉末分散于0.5~0.8g/ml的硝酸铵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6~12h,反应结束离心收集白色沉淀,用乙醇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
c、将步骤b制得的白色粉末分散于乙醇中,加入0.2~1ml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0~85℃下加热回流6~24h后离心收集白色沉淀,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白色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0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