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异形锁扣的热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80618.5 | 申请日: | 2015-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姣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18;C21D6/00;C22C38/2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221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的热处理和车用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异形锁扣及其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自主技术的精密高端配件尚不多。汽车侧门锁扣是用来与汽车门锁体啮合的,其强度是保证汽车安全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该锁扣是异形的,因此对于其强度控制相对较难,目前锁扣常规整体采用SCM435合金钢,通过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方式后镀锌即作为成品使用,但是其疲劳强度远远达不到客户使用要求,但是如果强调疲劳强度后,其抗拉强度和韧性又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车用异形锁扣的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车用异形锁扣。
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车用异形锁扣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车用异形锁扣成型:通过熔炼、精密铸造的工序将车用异形锁扣成型得到半成品;
(2)淬火:将步骤(1)得到的半成品置入电阻炉内进行加热,随炉将半成品加热到320~380℃,保温10~18min,然后继续以50~58℃/s的快速加热方式将半成品加热到850~890℃,保温28~38min后,进行油淬,油淬到常温后对半成品表面进行清洗;
(3)回火:将淬火并清洗之后的半成品置入回火炉中,加热至460~480℃,保温1~1.5小时,空冷到室温;
(4)局部退火:将锁销部分采用局部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到800~860℃,保温1~1.5小时,炉冷到室温;
(5)局部淬火:将经过局部退火的锁销部分采用局部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到850~890℃,保温20~30min后,喷水急冷;
(6)局部高温回火:将经过局部淬火的锁销部分采用局部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到460~510℃,保温0.5~1小时,空冷到室温;
(7)局部低温回火:将经过局部高温回火的锁销部分采用局部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到150~180℃,保温0.5~1.2小时,空冷到室温,得到热处理后的车用异形锁扣。
作为优选,将热处理后的车用异形锁扣经过电镀锌处理后得到高强度异形锁扣成品。
作为优选,步骤(2)中,随炉将半成品加热到360℃,保温15min,然后继续以56℃/s的快速加热方式将半成品加热到868℃,保温32min后,进行油淬。
作为优选,所述锁销部分采用SCM435合金钢。
作为优选,所述SCM435合金钢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3~0.38%;Si:0.15~0.35%;Mn:0.6~0.9%;Cr:0.6~1.0%;Mo:0.11~0.30%;RE:0.02~0.031%;P≤0.02%;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车用异形锁扣,采用前述热处理方法制备得到。
作为优选,所述SCM435合金钢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32%;Si:0.20%;Mn:0.72%;Cr:0.88%;Mo:0.19%;RE:0.025%;P:0.01%;S:0.00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通过对车用异形锁扣的热处理整体流程进行改进,使得车用异形锁扣在保证常规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疲劳强度;
2,通过对淬火+回火处理后的合金钢创造性的进行了退火+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方式,使得合金钢微观结构更加均匀稳定,整体强度、韧性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3,通过对整体淬火+回火后的异形锁扣的锁销部分进行局部的退火+淬火+回火处理方式,使得合金钢整体强度、韧性得到了改善;
4,局部热处理过程中对淬火之后的工件进行了高温回火+低温回火两次不同温度的回火,使得合金钢微观结构更加均匀稳定,强度得到提高;
5,通过对SCM435合金钢的成分进行调整使得其更适合热处理,通过对稀土RE的添加使得合金钢微观晶粒得到大幅度细化,更加适应上述热处理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车用异形锁扣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车用异形锁扣成型:通过熔炼、精密铸造的工序将车用异形锁扣成型得到半成品,所述异形锁扣均采用SCM435合金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姣;,未经王文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0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取向硅钢向取向硅钢工艺转换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脑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