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9122.6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0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泓;刘倩楠;戴小枫;胡宏海;张荣;徐芬;张春江;黄峰;张雪;陈文波;黄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9/15 | 分类号: | A23L19/15;A23P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马铃薯 冲调粉造粒 设备 进行 方法 | ||
1.一种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使位于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机筒内的螺杆以20-50rpm的转速旋转,打开与空心轴连通的引风机,打开与机筒空腔连通的鼓风机,然后将马铃薯混合粉通过开设在机筒上的物料入口投入机筒内的料槽内,其中,所述螺杆的外壁采用筛网结构,筛网网孔大小为0.1-0.2mm;以及,
步骤二、在将马铃薯混合粉投入所述物料入口的同时,利用竖直设置于机筒筒壁上沿水平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喷料管将粘结剂以雾状的形式喷入所述料槽内,与马铃薯混合粉混合;之后使马铃薯混合粉和所述粘结剂在所述料槽中混合1h-1.5h;
其中所述粘结剂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马铃薯淀粉6份,食用盐19-20份,木糖醇27份和水450-500份;
步骤三、使所述马铃薯混合粉在所述料槽中混合1h-1.5h后从所述机筒上开设的出料口排出80-10目的马铃薯冲调粉;
其中,马铃薯混合粉包括马铃薯全粉和调味粉,马铃薯全粉和调味粉的重量比例为10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喷料管的一端与蠕动泵和压缩空气连通,
而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料槽中,以使蠕动泵中的所述粘结剂以雾状的形式喷于所述料槽中。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的机筒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一夹套空间,所述机筒内壁采用筛网结构,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夹套空间连通,所述鼓风机通过向所述夹套空间内鼓入空气以向所述机筒空腔内鼓入空气;所述鼓风机向所述机筒空腔内鼓入80-90℃的空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混合粉的温度为40-5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的转速为60-90rp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的连续的螺纹叶片和所述机筒的内壁的距离为3-6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的深度为20-40cm。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马铃薯冲调粉造粒设备进行造粒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内壁筛网网孔大小为0.1-0.2mm,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机筒的第一端的下侧,所述物料入口设置在所述机筒的第二端的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91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毒的食疗法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制备黑大蒜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