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偏移校正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78333.8 | 申请日: | 2015-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1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叶晖;李斌;徐肯;梁晓峰;王昭;黄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5/06 | 分类号: | H04L25/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偏移 校正 方法 装置 | ||
1.直流偏移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对接收机的直流偏移值进行模拟增益挡位和本振频率分段,然后在接收机芯片上电初始化的过程中采用逐次逼近算法完成所有模拟增益挡位和本振频率分段的直流偏移检测,并将检测出的直流偏移值存储到存储单元中;
S2、在接收机每次接收时,根据当前模拟增益挡位和本振频率分段自动从存储单元取出相应的当前直流偏移值,然后在放大器和ADC之前进行第一级直流偏移校正,从而消除当前直流偏移对放大器和ADC动态范围的影响;
S3、在接收机每次进入接收模式且接收的有用信号未到达二级直流偏移检测点前进行第二级直流偏移值检测,并在接收的有用信号到达时将第二级直流偏移值从有用信号中减掉,从而对第一级直流偏移校正的结果进行修正和实现直流偏移的实时校正;
所述步骤S2,其包括:
S21、在接收机每次接收时,根据当前模拟增益挡位和本振频率分段自动从存储单元取出相应的当前直流偏移值;
S22、将当前直流偏移值依次经过DAC和电阻后转换为电流信号,然后将该电流信号通过直接耦合的方式输入至抗混叠滤波放大器的差分输入端进行第一级直流偏移校正,从而在放大器和ADC之前消除当前直流偏移对放大器和ADC动态范围的影响;
所述步骤S3,其包括:
S31、接收机进入接收模式,根据当前模拟增益挡位和本振频率分段自动从对应的存储单元取出第一级直流偏移校正的结果;
S32、将经第一级直流偏移校正后的残余直流偏移值依次通过放大器和ADC后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将该数字信号依次经过ADC量化噪声去除、梳状降频滤波和带内平坦滤波后送至二级直流偏移检测点处;
S33、在接收的有用信号到达二次直流偏移检测点前,对带内平坦度补偿滤波器的当前输出进行采样、累加和平均,并以平均后的结果作为第二级直流偏移检测值;
S34、在接收的有用信号到达二级直流偏移检测点时,通过减法运算将第二级直流偏移检测值从I/Q通道数字信号中减掉,从而完成第二级直流偏移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偏移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其包括:
S11、接收机芯片上电时,将芯片模式设置为接收模式以及将射频天线开关设置为发射状态,并设置好模拟增益挡位和本振频率分段;
S12、采用逐次逼近算法对模拟增益挡位和本振频率分段的直流偏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当前模拟增益档位和本振频率分段对应的直流偏移存储至存储单元中;
S13、自动切换到下一档模拟增益或频率分段,以下一档模拟增益或频率分段作为当前模拟增益档位和本振频率分段,然后返回步骤S12,直至得到所有模拟增益档位和本振频率分段对应的直流偏移,并将所有模拟增益档位和本振频率分段对应的直流偏移存储至存储单元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偏移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其具体为:
启动由抗混叠滤波放大器、ADC、信道数字滤波处理模块和DAC构成的闭环负反馈回路,采用逐次逼近算法对带内平坦度补偿滤波器的当前输出进行采样、累加和平均,从而得到当前模拟增益档位和本振频率分段对应的直流偏移,并将当前模拟增益档位和本振频率分段对应的直流偏移存储至存储单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83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