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辨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8195.3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1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林;丁力;杨雷;王莹;袁碧荷;付炎;徐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1/14 | 分类号: | H02P21/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比例 谐振 控制 永磁 同步电机 电感 参数 辨识 系统 方法 | ||
1.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压型逆变器(2)、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单元(3)、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单元(5)、两个离散傅里叶分析单元(6)、电感辨识单元(7)、比例积分-准比例谐振控制器(8)和准比例谐振控制器(9);
采用电流传感器采集永磁同步电机(1)输入端的电流信号,电流传感器的a相定子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的a相定子电流信号输入端,电流传感器的c相定子电流信号输出端连接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的c相定子电流信号输入端;
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的d轴电流反馈信号输出端和q轴电流反馈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一个离散傅里叶分析单元(6)的电流反馈信号输入端电流反馈信号输出端;
一个离散傅里叶分析单元(6)的电流基频幅值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感辨识单元(7)的电流基频幅值信号输入端;
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输出的d轴电流反馈信号与d轴电流给定信号作差,获得的差值作为d轴电感辨识下的比例积分-准比例谐振控制器(8)的输入信号;
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输出的d轴电流反馈信号与d轴直流偏置信号作差,获得的差值作为q轴电感辨识下的比例积分-准比例谐振控制器(8)的输入信号;
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输出的q轴电流反馈信号与q轴给定直流电流信号作差,获得的差值作为d轴电感辨识下的准比例谐振控制器(9)的输入信号;
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输出的q轴电流反馈信号与q轴高频交流给定信号作差,获得的差值作为q轴电感辨识下的准比例谐振控制器(9)的输入信号;
比例积分-准比例谐振控制器(8)的d轴电压给定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另一个离散傅里叶分析单元(6)的电压给定信号输入端和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单元(5)的d轴电压给定信号输入端;
准比例谐振控制器(9)的q轴电压给定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另一个离散傅里叶分析单元(6)的电压给定信号输入端和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单元(5)的q轴电压给定信号输入端;
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单元(5)的α轴电压给定信号输出端连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单元(3)的α轴电压给定信号输入端,旋转-静止坐标变换单元(5)的β轴电压给定信号输出端连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单元(3)的β轴电压给定信号输入端;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单元(3)中六个功率开关管的状态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电压型逆变器(2)的功率开关管状态信号输入端,电压型逆变器(2)的三相电流输出端分别与永磁同步电机(1)的三相电流输入端对应连接;
另一个离散傅里叶分析单元(6)的电压基频幅值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感辨识单元(7)的电压基频幅值信号输入端;
电感辨识单元(7)还包括以下单元:
采集基频幅值信号频率的单元;
利用电压基频幅值信号和电流基频幅值信号获得电感估计值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流基频幅值信号包括:q轴电流反馈信号的电流基频幅值信号和d轴电流反馈信号的电流基频幅值信号;
电压基频幅值信号包括:q轴电压给定信号的电压基频幅值信号和d轴电压给定信号的电压基频幅值信号;
d轴电流反馈信号包括:d轴直流电流反馈信号和d轴交流电流反馈信号;
d轴电流给定信号包括:d轴直流偏置信号和d轴交流给定信号;
d轴电压给定信号包括:d轴电感辨识下的d轴电压给定信号和q轴电感辨识下的d轴电压给定信号;
q轴电压给定信号包括:d轴电感辨识下的q轴电压给定信号和q轴电感辨识下的q轴电压给定信号;
电感估计值包括:d轴电感估计值和q轴电感估计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相-静止坐标变换单元(4)输出的d轴电流反馈信号需要通过低、高通滤波器再与d轴电流给定信号作差,获得d轴低频直流反馈信号和d轴高频交流反馈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81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光伏水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扩展ECM电机转速范围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