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76359.9 | 申请日: | 2015-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及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及福成 |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H05B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电暖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暖器,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好、无螺丝连接、环保的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属于室内采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暖器作为集中供暖的一种补充供暖方式,供热快,使用灵活,不受外界环境和供暖设施的限制,依靠电源就可随时进行供暖,在一些空间较小,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或有特殊供暖要求的地方被广泛使用。
市场上,常见的电暖器包括油町电暖器和电采暖锅炉。油町电暖器通过加热管件对暖气片中的油町进行加热,利用温控器进行温度控制,以实现自动采暖过程。虽然具有油温均匀、散热过程稳定、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但体积庞大、笨重、耗电量大,油质介质容易引发火灾,不环保、安全性差,热辐射范围在2米以内,容易出现近处暖和,远处不热的现象。电采暖锅炉采用加热炉丝对炉体内软化水进行加热,通过循环泵进行强制水循环,实现暖气片升温和散热的目的。水循环加热速度快、供暖面积大、使用安全、环保,但安装过程复杂,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美观性差,安装和维护费用较高,不适合家居使用。
近年来,随着软体电发热材料技术的进步,各种基于此类发热体的电暖器开始涌现,其不仅缩小了现有电暖器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发热快,稳定性好,节能环保,虽结构设计普遍较为繁琐、笨重,耐用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但发展前景广阔,已成为未来电暖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对以软体电发热材料为基础的电暖器进行结构改进,提高此类电暖器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发挥软体电发热材料适用性好、较薄的优点,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电暖器结构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散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耐用性好,并且组装过程不使用任何螺丝的超薄电暖器及其组装方法,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要,提高电暖器使用的美观性和灵活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超薄电暖器,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柱状发热单元、两根带有端盖的筒状过线槽和导线;两个以上的柱状发热单元水平排列;柱状发热单元包括一软网状电发热体,相互对应的一前面板和一后面板,以及两个锁紧板;前面板由一个水平状前底板和垂直固定在前底板顶面的多个等长的散热翅片组成;后面板由一个水平状后底板和一个对应的‘U’型板组成,‘U’型板开口固定在后底板顶面上,‘U’型板与后底板之间形成由下向上贯通的通道;电发热体位于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间,前底板和后底板的边沿相对应,两个锁紧板分别卡持在前底板和后底板的两侧边沿上;在靠近散热翅片和‘U’型板的上、下端处还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横向卡槽,过线槽上设有横向贯通的‘T’型槽,过线槽通过‘T’型槽分别卡持在柱状发热单元上、下端的横向卡槽上;导线位于上端过线槽中,导线与电发热体相连接。
所述锁紧板的前、后端面上还设有与散热翅片及‘U’型板长度对应的散热片,在靠近散热片的上、下端处还设有与横向卡槽对应的凹槽,凹槽卡持在过线槽的‘T’型槽中。
所述散热翅片和散热片的外侧端面上还设有横向的辅助散热条。
所述前、后底板的两侧边沿分别向上翘起,锁紧板内侧面上设有与向上翘起边沿对应的‘T’型卡槽,‘T’型卡槽卡持在前、后底板的边沿上。
所述筒状过线槽的前端面上还设有推拉式开口。
一种超薄电暖器的组装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根据散热面积需要确定柱状发热单元的相应数量。
步骤2、对单个柱状发热单元进行组装,包括:
步骤201、在软网状电发热体表面打绝缘胶密封,将带有胶体的软网状电发热体平展夹持在前面板的前底板和后面板的后底板之间,前底板表面设有垂直方向均匀排列的多个散热翅片,后底板表面连接有‘U’型板,‘U’型板开口与后底板表面相连接,在靠近散热翅片和‘U’型板的上、下端处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横向卡槽,保持前底板和后底板边沿对齐,调整软网状电发热体的电源接头朝上露出。
步骤202、将两个带有‘T’型卡槽的锁紧板从前、后底板的两侧插下,‘T’型卡槽与前、后底板向上翘起的边沿形成相互卡持;锁紧板的前、后端面上设有与散热翅片及‘U’型板长度对应的散热片,散热片的上、下端处开有与横向卡槽对应的凹槽。
步骤3、将选定数量的柱状发热单元依次组装完成并且水平排列,并通过柱状发热单元上、下端的横向卡槽及凹槽分别与两根筒状过线槽的‘T’型槽相卡持。
步骤4、利用过线槽前端面的推拉式开口将软网状电发热体的电源接头相互串联,并通过导线引出筒状过线槽,关闭推拉式开口,盖上过线槽两侧端盖,超薄电暖器组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及福成,未经及福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6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接应用太阳能光伏加热的蓄热式电暖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环保燃气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