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机中松经辊的退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4029.6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名木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D49/14 | 分类号: | D03D4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中松经辊 退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机中松经辊的退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松经辊及松经机构的织机中的松经辊的退避装置,其中所述织机包括:松经辊,其可摆动地支撑于织机架的同时被由经纱轴送出的经纱所绕挂,在织造时的位置被设定为,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经纱轴的上端(更详细地指经纱轴法兰部的上端)更下方的位置;松经机构,其与所述松经辊连结并使所述松经辊摆动,以此吸收伴随织造所产生的织机在一个周期中的经纱的张力变动。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如上所述的松经机构的织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织机。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织机中,由经纱轴引出的经纱被作为导纱辊的第1辊所绕挂后,被作为松经辊的第2辊所绕挂并改变方向导向织口侧。其中,导纱辊(第1辊)被设置为,即使经纱轴中经纱的卷径发生变化,经纱相对松经辊(第2辊)的卷挂角度也不会改变,一般来说,其被设置在相对松经辊的经纱行进路线的上游侧,即比松经辊更下方的位置。
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织机中,松经辊(第2辊)通过松经臂可摆动地支撑于织机架。具体来讲,分别在织机的左右机架上,松经臂的一端通过支撑轴可转动地被支撑,松经辊于其两端的轴部处支撑于松经臂的中央。于是,松经辊以支撑松经臂的支撑轴的轴心为中心可摆动地支撑于织机架上。
此外,松经臂的另一端上连结有松经机构,其包括与松经臂相连结的松经杆以及与松经杆相连结的偏心驱动机构(曲柄式驱动装置)。该偏心驱动机构与织机(主轴)的旋转同步,以主轴每旋转1周也跟着旋转1周的比例被旋转驱动。专利文献1中的织机具有作为松经机构的积极松经机构。而且,在该积极松经机构中,随着偏心驱动机构的旋转,松经杆在前后方向(松经辊到织口的经纱延伸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使松经臂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往复转动,进而使松经辊以所述支撑轴的轴心为中心往复摆动以进行松经运动。其中,该松经运动的作用是,为了缓和(吸收)织机在一个周期(相当于在织机织造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中从某次打纬到下一次打纬,或者相当于主轴从0°位置旋转至360°位置之间的过程)中因开口运动等引起的经纱的张力变动。
但是,在织机中为了使断经时的修复作业容易进行,或为了提高织机的可操作性,理想的是将织造时的经位置线(相当于从松经辊到织口的经纱高度位置)设置得低一些。不过要将经位置线设置得较低则有必要降低形成经位置线的松经辊的高度位置。但是在织机中当经纱轴上的经纱耗尽时,或者在换轴等时候需要进行经纱轴更换作业,该更换作业是通过转动设于织机架的导丝器上的经纱轴进行经纱轴的装卸的,但当松经辊的高度位置较低的情况下,进行该装卸时经纱轴会对松经辊产生干扰,因此,目前只能将松经辊的高度位置设置在不会对经纱轴产生干扰的较高位置上。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位于比松经辊更下方位置的导纱辊(专利文献2中称为后辊)移动(提升)到更换经纱轴时的退避位置。于是,这就同样意味着松经辊的高度位置被设定在会产生所述干扰的位置,即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比经纱轴的上端更下方的位置,在更换经纱轴时,需要将松经辊移动到不会对经纱轴产生干扰的退避位置上。但问题是,松经辊不同于专利文献2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导纱辊,由于其连结有专利文献1中所例举的松经机构,因此往退避位置进行的移动作业变得非常苦难。
例如,以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织机为例,为了将松经辊移动到退避位置,首先应该断开松经机构中所包含的连杆机构与织机架之间的连结,也就是说必须断开松经臂与松经杆之间或者松经杆与偏心驱动机构之间的连结,当然在安装经纱轴之后,还必须将断开的部分重新连结并进行调试等作业。而且,如上述所述在断开连结部分时,与松经辊相互连结状态下的连杆机构的一部分由于松经辊自身重力等原因会迅速发生位移,为避免危险,在进行连结的断开作业过程中,必须固定好松经臂等的状态,该作业需要一定的体力且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并且,由于松经辊是在与所述连杆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相互连结的状态下移动至退避位置的,因此单单就松经辊本身已经算是重量较大的部件,由此可想象该作业对体力的要求很大。另外,如同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的导纱辊的升降装置那样,可以考虑将用于提升松经辊的专用机构附设在织机上。但是在该情况下,织机中送出装置附近的机构将变得更加复杂的同时还会导致织机整体成本的提高。而且,即使对松经辊进行机械式提升时,也有必要进行所述的松经机构中所包含的连杆机构与织机架之间的连结的断开作业,这样依然避免不了作业的复杂性。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250817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4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纬机用毛圈割圈沉降片
- 下一篇:一种复合提花接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