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3944.3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8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勤华;潘建国;张虎权;王宏斌;刘晓梅;代冬冬;杨丽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河床 侵蚀 深度 自动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自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暗河岩溶系统是高效油藏发育的有利区。暗河岩溶系统的发育受控于地表古水系。地表水系深切部位是暗河岩溶系统的泄水场所,为岩溶作用提供水动力条件,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的暗河岩溶储集体。
虽然河床侵蚀作用对河床两侧及底部位置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有建设作用,但是侵蚀深度过深,容易破坏河床底部位置的盖层的封盖能力。即使河床底部下方的岩溶储层发育,也不利于油气成藏。因此,古河道及其侵蚀深度的识别能够指导识别有利于油气成藏的暗河岩溶储层。
目前,三维地震数据的相干、振幅、分频等地震属性结合切片技术:水平切片、沿层切片及地层切片(雷明,王建功,刘彩艳等:地震切片技术在安达工区的应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45(3):418~422;李清仁,陈守田,张财等:海拉尔盆地的古河道砂体识别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4):402~4046;韩喜,高兴友,车延信等:利用地震属性沿层分析方法研究河流相沉积环境、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42(1):120~124)虽然能够刻画河道平面或空间展布,但是不能估算古河道河床的侵蚀深度。碳酸盐岩古河道河床底部与围岩地层岩性差异大,波阻抗呈连续的强波峰反射,河道边界处呈杂乱弱反射,整个河床底部地震反射轴连续,可以沿河道连续追踪。但是河道分布广、曲折度高、分支小河道发育,人工追踪工作量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自动识别方法,用以实现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的自动识别,该方法包括:
在河床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最大波峰处选取一个地震响应点作为种子点;
计算种子点所在地震反射层面的相干和倾角;
根据种子点所在地震反射层面的相干和倾角,驱动种子点向位于同一主测线上、联络测线增大和减少的两个方向,自动追踪当前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
计算每个外推地震响应点所在地震反射层面的相干和倾角,计算每个外推地震响应点和与该外推地震响应点相邻的8个地震响应点,共9个地震响应点的相干平均值和方差;
根据相干平均值和方差,判断每个外推地震响应点是否到了河道边界;当判断外推地震响应点未到河道边界时,根据每个外推地震响应点所在地震反射层面的相干和倾角,继续以每个外推地震响应点为新的种子点,向联络测线增大和减少的两个方向,自动追踪与新的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当判断外推地震响应点到了河道边界处时,停止追踪,得到当前主测线上所有的种子点;
根据当前主测线上所有种子点的相干和倾角,驱动当前主测线上的所有种子点,向主测线增大和减少的方向,自动追踪与当前主测线相邻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判断每个外推地震响应点是否到了河道边界,当判断外推地震响应点到了河道边界处时,停止追踪,得到相邻主测线上的所有种子点,直至得到河道工区范围内所有主测线上的种子点;
根据河道工区范围内所有主测线上的种子点,计算古河道河床的侵蚀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种子点所在地震反射层面的相干和倾角,驱动种子点向位于同一主测线上、联络测线增大和减少的两个方向,自动追踪当前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包括:
取联络测线增大方向的6个地震响应点中,最大的相干值及其对应的倾角,向位于同一主测线上、联络测线增大的方向,自动追踪当前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取联络测线减少方向的6个地震响应点中,最大的相干值及其对应的倾角,向位于同一主测线上、联络测线减少的方向,自动追踪当前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当前主测线上所有种子点的相干和倾角,驱动当前主测线上的所有种子点,向主测线增大和减少的方向,自动追踪与当前主测线相邻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中,驱动一个种子点向主测线增大和减少的方向,自动追踪与当前主测线相邻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包括:
取主测线增大方向的6个地震响应点中,最大的相干值及其对应的倾角,向位于同一联络测线上、主测线增大的方向,自动追踪与当前主测线相邻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取主测线减少方向的6个地震响应点中,最大的相干值及其对应的倾角,向位于同一联络测线上、主测线减少的方向,自动追踪与当前主测线相邻主测线上、与种子点相位相同的外推地震响应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3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械结构的雨量测量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卷材加工的多功能集成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