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73511.8 | 申请日: | 2015-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成送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6;A61P17/00;A61P17/04;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病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病的种类很多,而手足皲裂常易发生在室外工作者、以水浸泡手足作业的工人和老年人,好发部位是手足、指尖、手掌、肘后、足跟或足外缘处;轻者皮肤干燥和增厚,出现顺皮纹方向的裂纹,深浅和长短不一;严重者裂纹加重,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并在碰撞后出血,有时可继发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活动;此病病因复杂,医学界中医与西医各抒己见;中医认为其病是因外感风寒,引起肌体气机不调,血脉运行不畅,四肢末端经脉失养,渐枯渐槁变脆,反复摩擦或牵引,乃至皲裂而成;西医则认为其病是因为跖部皮肤无皮脂腺分泌而汗腺分泌又少,皮肤干燥导致,且真菌感染、湿疹也是该病的诱因;目前,虽有治疗该病的药物或外用药,药品种类繁多,但普遍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根治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且标本兼治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系肌肤骤被寒冷、风燥所伤,使局部失于温煦,致血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所致,宜以健脾滋阴、除湿清热,佐以止痒愈裂施治。
基于上述基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分数的药物为原料药:
川芎20份 莪术20份 白及10份 地耳草10份 蓖麻子10份陈皮10份 赤芍5份 大风艾5份 白胡椒5份 毕茇5份,
以曲咪新乳膏为辅料,
按照原料药∶辅药=1∶4~5的比例混合制成。
所述的药物是膏药。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十一种原料药清洗干净,阴干后粉碎成200~300目的细粉,过筛;然后再用辅料混合搅拌制成膏药产品,装入瓶中密封保存。
本发明组方中: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莪术癥瘕痞块,瘀血经闭;白胡椒散寒,下气;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荜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蓖麻子消肿拔毒,泻下通滞;陈皮理气健脾;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大风艾祛风消肿,活血散瘀;地耳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本发明中诸药配伍均具有治疗皮肤病的功效;由于皮肤病一般还伴随急性真菌感染,采用曲咪新乳膏为辅料可起到明显的辅助治疗效果。
为表本发明药物对皮肤病的治疗效果:对100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为40~70岁,病史在5天到1年以上,其中神经性皮炎20例,手足皲裂60例,红豆疮10例,牛皮癣10例。
疗效判定:经临床观察,神经性皮炎皮炎患者,涂抹本药膏4天 后,治愈率达到90%;手足皲裂患者,涂抹本药膏7天后,治愈率达到100%,牛皮癣在一年以下的患者,涂抹本药膏10天后基本治愈,牛皮癣患者在一年以上的患者无明显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涂抹本发明膏药。
治疗标准:皮损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治愈;裂口大都变软或愈合,疼痛减轻或消失,好转;皮损无明显消退,无效。
100例患者均为寻常皮肤病患者,经过对100例临床观察患者进行统计,临床治愈率96%,有效率98%;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川芎200克,莪术200克,白及100克,地耳草100克,100克,100克,100克,大风艾50克,白胡椒50克,荜茇50克,清洗干净并风干,粉碎成250目的细粉,过筛,再用4400克的曲咪新乳膏为辅料搅拌制成膏药产品,装入瓶中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取适量膏药,将膏药均匀涂抹在患处,一天3次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辅料曲咪新乳膏采购自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该药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4024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成送;,未经汪成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3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