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角度冲击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3007.8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2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W·A·赛思;L·J·泰勒;M·T·麦克朗;K·J·齐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古所连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1/04 | 分类号: | B25D11/04;B25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王允方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冲击 工具 | ||
对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案为2011年2月23日申请的第13/033,241号美国专利申请案(标题为“直角冲击工具(Right Angle Impact Tool)”)的部分接续,所述专利申请案的全部揭示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成角度冲击工具且更特定来说,涉及用于此类工具的工作附接件外壳。
背景技术
用于拧紧及松开紧固件的许多动力工具在配合在狭窄空间中时具有困难。明确来说,现有冲击工具可能归因于工具头及输出传动装置的大小及/或定向而无法到达某些紧固件。相比之下,无法配合在狭窄空间中的许多工具可能无法有效及/或安全地实现紧固件的拧紧及松开。
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已提出各种冲击工具。冲击工具一般包含耦合到冲击机构的马达,所述冲击机构将由所述马达提供的转矩转换成一系列强有力的旋转式吹动,所述一系列强有力的旋转式吹动被从一或多个锤状物引导到与冲击工具的输出传动装置整体形成(或以其它方式驱动其旋转)的砧座。在成角度冲击工具中,输出传动装置通常围绕不平行于马达轴的输出轴旋转,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杆围绕所述马达轴旋转。
支撑所述输出传动装置、冲击机构及现有成角度冲击工具的其它传动列组件的外壳通常具有“蛤壳”构造,其中外壳沿着平行于所述工具的输出轴及马达轴两者的分割平面(例如,类似于用于本发明的图4、7及10中的横截平面的分割平面)分割成两个区段。然而,所述外壳的此“蛤壳”构造可导致各种传动列组件的较差对准,以及组装及/或维修成角度冲击工具的困难。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成角度冲击工具可包括:把手组合件,所述把手组合件沿着第一轴延伸且支撑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包含经配置以围绕第一轴旋转的轴杆;及工作附接件,其耦合到所述把手组合件。所述工作附接件可包括:冲击机构,其包含经配置以围绕不平行于第一轴的第二轴旋转的砧座及经配置以围绕所述第二轴旋转以将冲击负载周期性地递送到所述砧座以引起所述砧座围绕第二轴的旋转的锤状物;齿轮组合件,其经配置以将旋转从所述马达的轴杆传递到冲击机构的锤状物;及外壳,其支撑所述冲击机构及所述齿轮组合件。所述外壳可沿着垂直于第二轴的第一分割平面分割使得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外壳区段及第二外壳区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可平行于第一分割平面。第一轴可位于第一分割平面中。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轴可与第一分割平面间隔开。第一轴可在(i)沿着第二轴的砧座的位置与(ii)第二轴与第一分割平面相交的点之间与第二轴相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分割平面可在(i)沿着第二轴的砧座的位置与(ii)第二轴与第一轴相交的点之间与第二轴相交。第一及第二外壳区段还可沿着垂直于第一轴的第二分割平面分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壳区段可通过多个紧固件可移除地耦合到第一外壳区段。所述多个紧固件中的每一者可延伸通过形成在第二外壳区段中的对应孔隙且可接纳在形成在第一外壳区段中的对应钻孔中。形成在第二外壳区段中的对应孔隙中的每一者可从第二外壳区段的外部轮廓凹进,使得将第二外壳区段可移除地耦合到第一外壳区段的多个紧固件中的每一者不延伸超过第二外壳区段的外部轮廓。所述成角度冲击工具可进一步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定位在所述第一外壳区段与所述第二外壳区段之间以在所述第二外壳区段通过多个紧固件可移除地耦合到第一外壳区段时提供流体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壳区段可经形成以包含沿着第一轴延伸的第一钻孔、沿着第二轴延伸的第二钻孔及沿着平行于第二轴的第三轴延伸的第三钻孔。第三钻孔可定位在第一钻孔与第二钻孔之间且与第一及第二钻孔两者重叠。冲击机构可定位在第二钻孔中。齿轮组合件可至少部分定位在第一及第三钻孔内。第二外壳区段可经形成以包含沿着第二轴延伸的第四钻孔及沿着第三轴延伸的第五钻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附接件可进一步包括多个销,所述多个销各自延伸到形成在第一外壳区段中的对应钻孔中且延伸到形成在第二外壳区段中的对应钻孔中,使得所述多个销小使第四钻孔与第二钻孔对准且使第五钻孔与第三钻孔对准。第一外壳区段可经形成以包含朝向第二外壳区段突出的肩部,且第二外壳区段可经形成以包含朝向第一外壳突出的唇缘。所述唇缘可啮合所述肩部,使得第四钻孔与第二钻孔对准且第五钻孔与第三钻孔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古所连公司,未经英古所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3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