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瓜环/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2990.1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2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邵浪;任一鸣;王晓方;仲敬荣;王少飞;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磁性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是功能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瓜环/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瓜环/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材料,方法简单,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瓜环(cucurbit[n]urils,CB[n],n=5~10)由2n个亚甲基桥联n个苷脲单体形成,其形状类似南瓜,故名瓜环。其内部有一个疏水的空腔,可以根据空腔的大小选择性的容纳尺寸、形状匹配的有机分子、气体小分子和其它客体小分子。因此,瓜环在分子催化、分子识别、离子通道、染料吸附和药物缓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被认为是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之后备受瞩目的一类新型高对称性的大环化合物。
瓜环空腔两端的开口由n个极性较强的羰基环绕而成,它们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通过氢键、离子-偶极相互作用键合,这使得瓜环在重金属离子后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处理废水时,由于水中的阳离子可以与瓜环形成络合物,增大了瓜环的溶解度,使其处理废水的效率并不高,因此,有必要将瓜环固定并分散在载体上。同时,目前瓜环的固载方法大都基于瓜环衍生物与载体的化学作用,其制备步骤较为繁琐,且产率低,成本高,极大限制了瓜环在废水处理的应用和发展。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材料和/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现有瓜环固载方法存在制备步骤繁琐,产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瓜环/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同时具备瓜环、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三者优点,具有优异的铀酰离子吸附性能与循环利用能力。同时,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率高,能够满足工业化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瓜环/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瓜环 1%~20%,
氧化石墨烯 1%~30%,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50%~80%;
所述瓜环与氧化石墨烯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相连,且瓜环、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分别均匀分散于氧化石墨烯表面;
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 ~ 100 nm。
所述瓜环以分子形态分散于氧化石墨烯表面。
前述瓜环/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第一溶液;
(2)向第一溶液中加入瓜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搅拌,将第一溶液加热至40~50℃,保持0.5~1h,得第二溶液;
(3)分别取二价铁盐、三价铁盐(其比例满足,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摩尔比为1:2~2.5),将称取的二价铁盐、三价铁盐加入到第二溶液中,将第二溶液加热至60~110℃,待瓜环溶解后保持0.5~4h,得第三溶液,此时瓜环与铁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4)向第三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调节pH值至10~12,使得铁离子沉淀形成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搅拌0.5~1h后,过滤,取沉淀,沉淀经洗涤、干燥后,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1中,去离子水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0.05~0.35;
所述步骤2中,氧化石墨烯与瓜环的质量比为1:0.2~4;
所述步骤3中,二价铁盐的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盐中的三价铁离子的摩尔比为1:2~2.5。
所述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采用Hummers方法制备而成。
所述瓜环为五元瓜环、六元瓜环、七元瓜环、八元瓜环、九元瓜环、十元瓜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氩气或氦气。
所述二价铁盐为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化亚铁、硫氰酸亚铁、醋酸亚铁、硝酸亚铁、草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三价铁盐为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醋酸铁、草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镁水溶液、氢氧化钙水溶液、氨水水溶液、尿素水溶液、季铵碱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2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