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72905.1 | 申请日: | 2015-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涛;于莉;程绍云;范爱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10;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糖尿病肾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的肾小球硬化,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蛋白尿、水肿、肾病综合征。作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DN还能诱发其它血管并发症。同时,糖尿病肾病引发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正在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耗费了大量医疗资源。现已发现遗传因素、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增强、蛋白激酶C(PKC)激活、血流动力学异常,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多种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因素均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控制病人血糖、血压、调节脂质代谢,都不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到病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阶段时,只能采取透析治疗维持生命。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与遗传、代谢、血流动力学改变、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足细胞损伤等因素有关,Desmin作为足细胞损伤标志,可提示足细胞损伤程度。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低不良反应等特点,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相对于西药具有优势。
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描述,在中医古籍中散见于“水肿”、“胀满”、“尿油”、“消瘅”、“关格”、“肾消”等疾病。明《证治要诀》云:“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中滚涌,更有浮溺面如猪脂,此精不禁,真元竭也。”此症状多见于糖尿病肾病有大量蛋白尿者。唐《外台秘要》云:“渴而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痰弱,数小便者,此为肾消病也。”这里描述的肾消症状类似于糖尿病肾病晚期表现。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主要与纠正机体的糖代谢紊乱、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和微血管病变、清除氧自由基、下调相关因子表达、调节机体免疫等方面有关。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可以更好地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当 归、黄芪、蓝布正、益母草、赤芍、四叶草、地柏枝、三加皮、竹叶兰、金樱子、黑芝麻、墨旱莲、明党参、姜黄、金钱草、山茱萸、白芍、沙苑子。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当归33重量份~43重量份、黄芪52重量份~62重量份、蓝布正27重量份~37重量份、益母草30重量份~40重量份、赤芍25重量份~35重量份、四叶草18重量份~28重量份、地柏枝15重量份~25重量份、三加皮15重量份~25重量份、竹叶兰13重量份~23重量份、金樱子10重量份~20重量份、黑芝麻25重量份~35重量份、墨旱莲39重量份~49重量份、明党参16重量份~26重量份、姜黄25重量份~35重量份、金钱草23重量份~33重量份、山茱萸29重量份~39重量份、白芍30重量份~40重量份、沙苑子28重量份~38重量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当归36重量份~40重量份、黄芪55重量份~59重量份、蓝布正30重量份~34重量份、益母草33重量份~37重量份、赤芍28重量份~32重量份、四叶草21重量份~25重量份、地柏枝18重量份~22重量份、三加皮18重量份~22重量份、竹叶兰16重量份~20重量份、金樱子13重量份~17重量份、黑芝麻28重量份~32重量份、墨旱莲42重量份~46重量份、明党参19重量份~23重量份、姜黄28重量份~32重量份、金钱草26重量份~30重量份、山茱萸32重量份~36重量份、白芍33重量份~37重量份、沙苑子31重量份~35重量份。
其中,所述药物可以制备成片剂和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取当归、黄芪、蓝布正、黑芝麻、墨旱莲、金钱草、山茱萸、白芍、沙苑子,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获得提取粉末;
第二步,将余下原料药分别粉碎,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采用水煎煮提取,获得提取粉末;
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获得的提取粉末混合,添加辅料制备成各种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2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局部通风机自动调速装置
- 下一篇:离心泵的改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