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71935.0 | 申请日: | 2015-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6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尧;蒋湘康;王志兴;李旭;谭欣欣;张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杉杉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91;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布在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所述正极膜片主要由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与粘结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膜片的表层喷涂有机高分子物质层,所述有机高分子物质层的厚度h≤100nm;所述有机高分子物质层的主要组成物为聚酰亚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高分子物质层的厚度h≤50nm,所述有机高分子物质层呈非连续点状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LiCoO2、LiNixCoyMn(1-x-y)O2,、LiMn2O4、LiFePO4中的至少一种,其中y≤1,x+y≤1,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与粘结剂的配比为94~96∶3~2∶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LiCoO2,且LiCoO2的D50≥5μm;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与粘结剂的配比为94∶3∶3;所述有机高分子物质层的主要组成物为聚酰亚胺。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按质量比混合,加入有机溶剂中后反复搅拌直至均匀,得到正极浆料;随后将正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下烘干,得到正极极片;
(2)将正极极片置于通风橱中的加热板上,加热板的温度设置为60℃~80℃,在上述正极极片的表层喷涂可溶性有机高分子物质溶液,形成可溶性有机高分子物质层,再将喷涂后的极片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时使用的喷涂工具为接有通气气管的美工喷笔,使用该喷涂工具来回进行喷涂,使喷射在正极极片表面的有机高分子物质层呈非连续点状分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有机高分子物质溶液为聚酰亚胺溶液,且聚酰亚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磷酸三乙酯、间甲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酰亚胺溶液的浓度为0.5~5wt%。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且聚酰亚胺溶液的浓度为2~4wt%。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溶液的具体配制过程包括: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按一定摩尔比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加热到50℃~70℃搅拌形成混合液,加入催化剂,再加热到170℃~200℃充分聚合反应而成。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防止正负极接触短路的隔膜以及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的正极极片为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杉杉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杉杉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19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