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以移除重金属新型吸附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1707.3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赋;王海波;李纪元;王中元;李华章;秦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以 重金属 新型 吸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以移除重金属新型吸附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5~10质量份的海藻酸钠凝胶材料进行粉碎、研磨;
2)将20~48质量份的环保树脂放入洁净的搅拌桶中,在900~1500rpm的转速下搅拌5~10min,保持搅拌速率不变,加入上述研磨后的海藻酸钠凝胶材料,继续搅拌10~15min,保持搅拌速率不变,加入20~48质量份的复合粉,继续搅拌15~20min,保持搅拌速率不变,加入0.1~1质量份的色浆和0.1~1质量份的促进剂,继续搅拌5~10min,保持搅拌速率不变,加入0.1~1质量份的固化剂,继续搅拌5~10min,形成混合原料;所述复合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含有金属离子铝、钡、钙、铜、铁、铅、锌、镍;所述促进剂包括异辛酸钴、萘酸铜、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3)打开吸附柱各个部件对应的模具,将玻璃纤维放置在各模具内,玻璃纤维与各模具内表面完全贴合;
4)将上述混合原料快速倒入上述内置玻璃纤维的各个模具中,常温固化30~40min,得到相应的坯料;
5)将坯料放入烤箱中,在100℃~120℃的温度下,烘烤2h,然后进行打磨处理;
6)将处理后的各个坯料通过粘结剂组装在一起,形成人造石材吸附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树脂与复合粉的质量比为3: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树脂包括苯酐、顺酐、甘油、二甘醇、乙二醇、苯甲酸、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树脂包括15%~30%的苯酐,15%~30%的顺酐,5%~20%的甘油,5%~20%的二甘醇,5%~15%的乙二醇,小于等于10%的苯甲酸和5%~20%的苯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6.一种用以移除重金属新型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生产而成,其包括悬挂轴(1),顶盖(2),紧固圈(3),笼身(4)和底板(5),其中所述笼身(4)具有条状结构;其中所述悬挂轴(1)贯穿所述笼身(4),并与所述顶盖(2)、底板(5)粘结;其中所述笼身(4)的条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顶盖(2)的外圆周粘结,另一端与所述底板(5)的外圆周粘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以移除重金属新型吸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圈(3)包括上紧固圈(31)和中紧固圈(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17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