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减噪排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8174.3 | 申请日: | 2015-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辰洪;侯栋;黄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减噪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用排气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减噪排气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排气管安装于发动机排气岐管和消声器之间,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从而起到减振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排气管主要用于轻型车、微型车和客车,摩托车,排气管的结构是双层波纹管外覆钢丝网套,两端直边段外套卡环的结构,而为使减噪效果更佳,波纹管内部可配伸缩节。除此之外,对排气管的结构设计还能作哪些改进,使排气管的减噪效果更佳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噪效果佳的车用排气管。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车用减噪排气管,包括进气管、缓冲管以及辅助出气件,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缓冲管相连通,且所述进气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缓冲管的内径,所述缓冲管上与所述进气管相对应的管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辅助出气件相套接的套接孔,所述辅助出气件包括相连通的圆台形段及直行段,所述圆台形段的较小端为封闭的,所述圆台形段的较大端邻近所述直行段设置,所述圆台形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气体流通的通孔,所述圆台形段穿过所述套接孔伸入所述缓冲管内,且所述圆台形段与所述直行段相连接的位置处与所述缓冲管焊接。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排气管具有一定的减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示的车用减噪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车用减噪排气管10、进气管1、缓冲管2、辅助出气件3、圆台形段31、直行段32、通孔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示的车用减噪排气管10,包括进气管1、缓冲管2以及辅助出气件3。
所述进气管1与所述缓冲管2相连通,且所述进气管1的内径小于所述缓冲管2的内径。
所述缓冲管2上与所述进气管1相对应的管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辅助出气件3相套接的套接孔。
所述辅助出气件3包括相连通的圆台形段31及直行段32,所述圆台形段31的较小端为封闭的,所述圆台形段31的较大端邻近所述直行段32设置。所述圆台形段3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33,供气体流通。所述圆台形段31穿过所述套接孔伸入所述缓冲管2内,且所述圆台形段31与所述直行段32相连接的位置处与所述缓冲管2焊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结构的减噪排气管10,气体从所述进气管1进入所述缓冲管2后,不能直接从圆台形段31的较小端处流出,而必须经过圆台形段31侧壁上的通孔33流出,具有一定的减噪效果。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8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变形阻力小的排气歧管
- 下一篇:具体用于含水尿素溶液的液体贮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