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尾松嫁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67917.5 | 申请日: | 2015-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莲;徐六一;章健;郝焰平;姜春武;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尾松 嫁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尾松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产树种,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马尾松繁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有性繁殖容易、无性繁殖困难,无性繁殖因嫁接不易成活、扦插难于生根等难繁殖,所以目前国内仍主要采用有性方式进行繁殖。有性繁殖后代遗传变异具有多样性,是当前育苗造林和培育新品种采用的主要方法。无性繁殖不经过减数分裂和染色体重组,能保持繁殖体的优良特性,能继续繁殖体的发育阶段,因此,一旦通过有性繁殖获得优良变异后,必须通过无性繁殖才能充分保持其优良特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研究马尾松无性繁殖技术,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将其优良性状固定下来,对改良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林分遗传基因,挖掘其生长潜力,提高森林生产力和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松属无性繁殖包括扦插繁殖与嫁接繁殖,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分别于2011-2013年的春季和秋季进行过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的扦插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扦插基质、不同的生根促进剂及其浓度、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以及插穗的不同长度,发现马尾松的扦插繁殖成活率很低,仅为20%~30%。后期管理采取保温保湿措施使得扦插的的成本很高。另外,专利号201210336745.6说明书[0011]段公开了: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2005-2010年进行了樟子松嫩枝嫁接试验,针叶束成活率仅达54%;江苏省林科所1975年进行了火炬松针叶束嫁接,其接穗长4-5cm,留5-8束针叶;贵州省林科所1976年进行了马尾松嫁接试验,采用的是髓心形成层粘接法;江西省吉安县白云山林场1995年进行了湿地松嫁接试验,采用的是髓心形成层对接法,西南林学院1984年进行了油松短枝嫁接试验,采用的是嵌接法,这些方法的工效、成活率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利用提供一种操作更简单方便的马尾松劈接嫁接方法,在保证成活利率的前提下,即提高了工效又降低了嫁接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尾松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穗条处理:保留接穗顶部5~10束针叶,用嫁接刀从最底端针叶的下方0.5~1cm处向其端面的中心线方向进行斜削,形成一个楔形面;然后在该楔形面的正对面进行同样的操作,使得接穗的嫁接部位呈双面楔形结构;
(2)砧木处理:将砧木嫁接处的上部剪掉,使剪切面保持平整,再沿其中轴线向下劈开,使其切口深度不短于接穗的楔形面长度;
(3)接合:将接穗的双面楔形结构插入砧木上的切口中,至少使接穗的一侧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然后用夹子将它们夹紧固定后,将穗条顶部用塑料袋套住,袋子开口端一侧绑在砧木上、另一侧留做透气口;
(4)嫁接后管理:嫁接完毕后,用遮阳网进行覆盖;待成活后,依次解除塑料袋和遮阳网;待嫁接处愈合后解除夹子并回收;并随时清除砧木上萌生的芽和接穗上多余的萌条,只保留一个萌条。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接穗是从需进行无性繁殖的马尾松个体上采集的一年生枝条;穗条于芽萌动前采集,采集后放入塑料袋中置于0~4℃的冰箱中冷藏保存。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接穗的粗度为待嫁接砧木粗度的2/3-1。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接穗底部的针叶按针叶生长方向去除,穗条从其顶芽到底端长度为2~3cm。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穗条的楔形面的倾斜角度为60°~75°。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2)中的砧木为2年生的马尾松或湿地松容器苗,嫁接时根径1~1.5cm、苗高25~35cm。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3)中的夹子是金属材质的4#圆形铁夹。
本发明马尾松嫁接方法是通过改进劈接法来实施的,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显著的进步性:
1、本发明的嫁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2、将接穗的嫁接部位呈双面楔形结构,扩大了接穗与砧木的接触面积,随着愈伤组织的增长,与砧木的接合面逐渐增大,使接穗与砧木结合得更牢固,从而提高了成活率。
3、将砧木沿其中轴线向下劈开,使得砧木的创伤面较小,既减少了水分的流失又不影响养分的运输,同时也提高了嫁接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7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绿枝砧接硬枝的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善膜内循环环境的嫁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