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耳模定制耳机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67602.0 | 申请日: | 2015-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2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朱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燕 |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耳模 定制 耳机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软耳模定制耳机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定制耳机是根据客人耳朵内的形状制作的一种耳机,其表面与耳朵贴合,从而能减少外界的环境噪音进入耳道,从而使耳机的音量可以调节的更低,与普通的耳机相比,可以很好的保护听力。而耳机的外壳既可以做成硬壳的,也可以做成软体的,软体的耳机(软耳模耳机)佩戴会更加舒适。
但是,目前的定制耳机都是硬壳的,究其原因在于软耳模耳机在制作时其元器件的定位技术没有被解决。在制作定制耳机时,要求发声元件必须定位准确,不能有发声元件贴近耳机壳的外壁的情况。而目前的软耳模耳机的制作技术无法做到这一定位要求,制作时,元器件很容易发生偏斜以至于贴近耳机壳的外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耳模定制耳机的制作方法,不仅可以获得外壳为软耳模的定制耳机,而且也可以对定制耳机中的发声单元进行很好的定位。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软耳模定制耳机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耳样膏轻轻注入人耳耳道,制得耳印模;
(2)对耳印模按照耳道特征进行切割与打磨;
(3)采用琼脂制作打磨好的耳印模的阴模;
(4)将发声单元与导声管安装在一起;
(5)确定发声单元的安装位置,然后将导声管和发声单元置入耳印模的阴模内,利用可弯曲变形的金属丝使导声管发生变形,从而将与导声管连接的发声单元固定到所确定的安装位置;
(6)在装有发声单元的耳印模的阴模中注入硅胶,然后利用加压装置对耳印模的阴模进行整体加压;
(7)经加压固化处理后,从耳印模的阴模中取出固化好的硅胶软耳模耳机,抽出金属丝,并对硅胶软耳模耳机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8)对硅胶软耳模耳机进行光亮表面处理。
进一步的,在步骤(6)中,加压装置对耳印模的阴模进行整体加压的加压压力为0.5bar~9bar,加压时间为1分钟~45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软耳模定制耳机的制作方法通过可弯曲变形的金属丝使导声管发生相应的变形,且变形后的金属丝可保持住其变形后的形状,进而将与导声管连接的发声单元很好的定位固定到阴模中合适的安装位置,从而在注入硅胶时,发声单元不会因为硅胶的挤压而发生位移,从而不会贴到耳印模的阴模表面上,也不会露出于最终成型的硅胶软耳模外。本发明的软耳模定制耳机的制作方法采用了硅胶制作定制耳机的软外壳,从而使得所制得的软耳模定制耳机佩戴更舒适。另外,制作定制耳机时,在注入硅胶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本发明采用加压装置对整个耳印模的阴模进行加压处理,从而可以排除硅胶所产生的气泡,使得最终所得到的硅胶软耳模的外观更加美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软耳模定制耳机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耳样膏轻轻注入人耳耳道,制得耳印模;
(2)对耳印模按照耳道特征进行切割与打磨;
(3)采用琼脂制作打磨好的耳印模的阴模;
(4)将发声单元与导声管安装在一起;
(5)确定发声单元的安装位置,然后将导声管和发声单元置入耳印模的阴模内,再利用可弯曲变形的金属丝使导声管发生变形,从而将与导声管连接的发声单元固定到所确定的安装位置;
(6)在装有发声单元的耳印模的阴模中注入硅胶,然后利用加压装置对耳印模的阴模进行整体加压;
(7)经加压固化处理后,从耳印模的阴模中取出固化好的硅胶软耳模耳机,抽出金属丝,并对硅胶软耳模耳机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8)对硅胶软耳模耳机进行光亮表面处理,最终制得硅胶软耳膜定制耳机。
进一步说,在步骤(6)中,加压装置对耳印模的阴模进行整体加压的加压压力为0.5bar~9bar,加压时间为1分钟~4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燕,未经朱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7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