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7504.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娟;王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鸿程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1/06;C08F255/02;C08F230/08;B29C47/92;H01B3/44;C08J3/2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线电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普通聚氯乙烯电力电缆由于长期工作温度低,热老化寿命短,短路过载电流小,在使用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交联聚乙烯的出现,弥补了聚氯乙烯电线电缆的不足,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为 90℃,过载时短路允许的工作温度为135℃,短路时的温度可达250℃(时间为5s),另外交联聚乙烯的热寿命可达40a,由此可见,交联聚乙烯电缆能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过载能力,并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满足现代工程的要求,因此,研制出一种性能优异,质量好的交联聚乙烯电缆材料来代替普通的电缆材料已成为大势所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镜片材料安全,舒适,色牢度高的高亲水性有色隐形眼镜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电缆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原料制备:将聚乙烯、硅烷接枝液和引发剂混合并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接枝反应,控制机身的第一段温度为90~100℃,第二段温度为110~130℃,第三段温度为140~160℃,机头温度为180~220℃,制得硅烷接枝料原料;
(2)挤出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原料与预先配制好的催化剂母料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接枝反应即可制得交联聚乙烯电缆料,控制机身的第一段温度为90~100℃,第二段温度为110~130℃,第三段温度为140~160℃,机头温度为180~220℃。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用聚乙烯、硅烷接枝液和引发剂混合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44~95.7%、2.10~2.16%和2.2~2.4%。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硅烷接枝液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用的催化剂母料包括聚乙烯和催化剂,其中催化剂为有机锡。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母料B中聚乙烯和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957~95.959%和2.001~2.003%。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聚乙烯、硅烷接枝液和引发剂的混合是使用高速混合机进行物料的混合。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制备工艺方法中通过选用优质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硅烷接枝液,凝胶率高,能耗低,加工性能优良,加工过程中不易出现断条现象是理想的接枝液,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制备过程中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原料制备的引发剂,提高了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节约了原料成本和能源成本,在挤出成型过程中,通过采用有机锡作为催化剂,极大地提高了反应的速率,缩短了生产周期,易实现自动化大规模生产,且整个制备过程中通过优化各原料的配比,使得生产出的电缆料各项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过了电缆料的标准要求,制备工艺简单,易掌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原料制备:将聚乙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过氧化二异丙苯送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后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接枝反应,其中,所用聚乙烯、硅烷接枝液和引发剂混合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10%和2.2%,控制机身的第一段温度为92℃,第二段温度为112℃,第三段温度为142℃,机头温度为188℃,制得硅烷接枝料原料;
(2)挤出成型:将步骤(1)中制得的原料与预先配制好的聚乙烯和有机锡的混合料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接枝反应即可制得交联聚乙烯电缆料,其中,所用聚乙烯和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5%和2.001%,控制机身的第一段温度为90℃,第二段温度为110℃,第三段温度为140℃,机头温度为180℃。
实施例2: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聚乙烯、硅烷接枝液和引发剂混合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63%、2.12%和2.25%,控制机身的第一段温度为93℃,第二段温度为113℃,第三段温度为144℃,机头温度为190℃;所述步骤(2)中,所用聚乙烯和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6%和2.002%,控制机身的第一段温度为91℃,第二段温度为112℃,第三段温度为141℃,机头温度为1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鸿程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鸿程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7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