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雾化器及雾化控制方法及体征数据监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67014.7 | 申请日: | 2015-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4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翔微机电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郭守***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雾化器 雾化 控制 方法 体征 数据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及雾化控制方法及体征数据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器或电子烟是通过加热,使液体雾化而让使用者吸入雾化物的一种电子产品。介乎电子元器件与食品之间的新型产品。它和传统香烟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经过燃烧,没有焦油、一氧化碳、亚硝酸等有毒物质。同时也不会有对周围人群影响非常大的二手烟。但是,现有的电子雾化器的雾化功率为恒定的,造成现有的电子雾化器在使用过程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及雾化控制方法及体征数据监测系统,以改善现有的电子雾化器的雾化功率为恒定的,造成现有的电子雾化器在使用过程给用户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吸入管、雾化工作室以及通气管;所述雾化工作室包括液体储存腔以及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液体储存腔之间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雾化腔和所述液体储存腔的隔离件,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加热件以及加热件驱动电路;所述吸入管分别与所述雾化腔和所述通气管连接;
所述通气管内设置有流量传感器以及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量传感器和所述加热件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通气管内气体的流入量,所述微控制器用于监测所述流量传感器采集的气体的流入量的变化情况,当所述微控制器判断所述流量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流入量变大时,指示所述加热件驱动电路加大所述加热件的雾化功率,当所述微控制器判断所述流量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流入量变小时,指示所述加热件驱动电路减小所述加热件的雾化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隔离件为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电连接有阀门驱动电路,所述阀门驱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吸入管为圆台形,所述吸入管远离所述雾化腔的一端的开口直径大于靠近所述雾化腔的一端的开口。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气管还设置有触发传感器,所述触发传感器与所述流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触发传感器用于检测到通气管中的气体流量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唤醒处于睡眠状态的所述流量传感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气管还设置有气体浓度传感器,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气管的外壁设置有空腔,且所述空腔与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雾化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流量传感器检测所述通气管中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当所述流动方向为从外部向所述通气管内流动时,所述流量传感器开始采集所述通气管中的气体的流入量;
当所述流入量变大时,所述流量传感器指示所述加热件驱动电路加大所述加热件的雾化功率;
当所述流入量变小时,所述流量传感器指示所述加热件驱动电路减小所述加热件的雾化功率。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流量传感器检测所述通气管中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之前,还包括:
所述触发传感器监测所述通气管内的气体的初始流入量,当所述初始流入量大于启动阈值时,所述触发传感器触发所述流量传感器开始工作。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流动方向为从所述吸入管到所述通气管时,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开始检测所述通气管内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值,并把所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值传递给所述微控制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则检测所述通气管内的气体的流出量,并把所述流出量传递给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微控制器把所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值以及所述流出量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传递到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翔微机电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矽翔微机电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7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