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字双套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66764.2 | 申请日: | 2015-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6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彭芸;杨习锋;曾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李晓菲 |
| 地址: |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导管 引流管 内导管 开口设置 压力传感器 封堵体 连接件 引流孔 右端管 支撑架 管壁 管头 双套 左端 压力监测通道 引流 封闭设置 监测通道 输液通道 端开口 有压力 右端部 右端面 左端面 槽口 导管 卡入 连通 挡住 堵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双套引流管,它包括内引流管、连接件、外导管、内导管、支撑架、管头和压力传感器,其中,内引流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其右端呈封闭设置,内引流管右端管壁设置有内引流孔;连接件用于将内引流管安装在内导管的管道内;外导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呈开口设置,外导管的右端管壁上设置有数条引流槽口;内导管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外导管的管道内,内导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呈开口设置,其左端连接外导管的管壁,内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压力监测通道、输液通道和外引流孔;管头包括卡入并封堵住内导管的右端开口的卡头和对应挡住外导管的右端部的封堵体,封堵体的左端面与外导管的右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压力传感器连通至压力监测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引流管,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有效防止引流孔被封堵,同时还可以有效实时监测创面位置的负压大小,避免因为创面位置的负压过大而损伤体内组织或者器官的十字双套引流管。
背景技术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能在病灶或伤口处出现积血、脓水、组织液或分泌物积存的现象,这些渗液和坏死的组织稀少碎片如果不及时清除掉,将会影响手术创面的治愈,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使得手术创面恶化。目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利用负压引流技术将这些渗液和坏死的组织稀少碎片导引排出,即手术过程中,将一条负压引流管伸入到创面位置,利用负压引流管将积液引流导出。
但是,一般情况下,病灶或伤口处同时还会出现残留组织(血块或者去除的组织),负压吸引管在吸引的过程中,容易被残留组织封堵住负压引流管底端的引流孔,致使负压吸引管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手术的正常实施。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引流孔被封堵,同时 还可以有效实时监测创面位置的负压大小,避免因为创面位置的负压过大而损伤体内组织或者器官的十字双套引流管,它包括内引流管、外套管,以及将所述内引流管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管道内的连接件,内引流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其右端呈封闭设置,内引流管的右端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引流孔,所述外套管的右端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引流槽口。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有引流槽口呈平行设置,引流槽口的长度方向与外套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每一所述引流槽口的右端向右延伸至外套管的右端端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内引流管或外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通的压力监测通道。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压力监测通道的右端开口向右延伸至内引流管或外套管的右端端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内引流管或外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可连接外界输液袋的输液通道。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输液通道的右端开口向右延伸至内引流管或外套管的右端端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外套管包括外导管、内导管和数个支撑架,所述外导管的左端呈开口设置,其右端呈分别设置,外导管的管壁上形成有所述引流槽口,所述内导管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外导管的管道内,内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外引流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外套管包括外导管、内导管、数个支 撑架和堵头,所述外导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呈开口设置,外导管的管壁上形成有所述引流槽口,所述内导管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外导管的管道内,内导管的左端端部向左延伸至外导管的内壁,内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引流孔,所述堵头包括卡头和封堵体,所述卡头可卡入并封堵住内导管的右端开口,所述封堵体对应于外导管的右端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且密封的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所述公连接头固定连接外套管,所述母连接头固定连接内引流管,通过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的连接配合,以实现将内引流管安装在外套管的管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6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监控智能柜式手部消毒机
- 下一篇:一种防污染的腔体冲洗器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