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64976.7 | 申请日: | 2015-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江沐风;薛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峰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16 | 分类号: | C22C38/16;C22C45/02;H01F1/1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晶软磁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成本,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矫顽力的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具有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高强韧性、低损耗、低矫顽力、高磁导率等优异性能,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高效节能,能够促进产品节能环保、小型化、轻量化发展,在电力互感器、电力变压器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由非晶合金经过晶化热处理制备得到,合金结构由非晶基体和纳米晶粒两相结构组成,因此兼具了传统晶态软磁材料及非晶态软磁材料的多项优点。到目前为止,铁基纳米晶软磁研究主要包括三个体系:Fe-Si-B-M-Cu(M=Nb、Mo、W、Ta等)FINMET系合金,Fe-M-B-Cu(M=Zr、Hf、Nb等)NANOPERM系合金以及(Fe,Co)-M-B-Cu(M=Zr、Hf、Nb等)系HITPERM系合金。
其中,FINEMET系合金综合软磁性能较优,具有高磁导率,低损耗等特点,由于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大小取决于Fe含量,其Fe元素含量较低,非金属元素Si和B等含量较高,导致饱和磁感应强度较低,典型成分Fe73.6Nb3Si13.5B9Cu1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仅为1.24T。
与FINEMET相比,NANOPERM系和HITPERM系合金表现出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且合金磁致伸缩系数趋近于零,大大降低了其应力敏感性,可在高频下使用。但是,大量易氧化昂贵金属Zr,Hf等的存在,以及HITPERM中更含有大量的Co元素,导致了合金成本提高,同时使得制备工艺复杂。
当今电子电力、军事民用工业领域,高频电感、高频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等磁性器件逐步实行轻量化、小型化发展,高电压输电线路需求日趋增多,社会自然环境要求工业生产节能环保型发展,有待出现一种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性能良好且生产成本低廉的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铁含量较高,昂贵金属及无磁性元素含量较少,生产成本低廉,并且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以及低矫顽力等良好软磁性能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的分子式为:
FeaNbbBcCud
其中,a、b、c、d分别表示各对应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80≤a≤85,1≤b≤3,12≤c≤18,0.8≤d≤1.2,并且a+b+c+d=100。
作为优选,所述的80≤a≤85,进一步优选为82≤a≤84。
作为优选,所述的1≤b≤3,进一步优选为1.5≤b≤2.5。
作为优选,所述的12≤c≤18,进一步优选为13≤c≤16。
作为优选,所述的0.8≤d≤1.,进一步优选为0.9≤d≤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上述分子式称取各元素进行配料;
步骤2:将步骤1配制的原料装入熔炼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熔炼,冷却后得到成分均匀的母合金铸锭;
步骤3:将母合金铸锭破碎为小块样品,重新熔融后采用单辊甩带制得非晶合金;
步骤4:将非晶合金进行退火晶化处理,得到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元素Fe、Nb、B和Cu的纯度均不低于99wt.%。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熔炼温度为1300-1800℃。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熔炼时间为20-40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非晶合金为条带状,条带宽度优选为1-2mm,厚度优选为20-25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退火晶化处理过程为:将非晶合金在真空气氛中用等温退火进行晶化处理,然后淬火至室温。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退火温度为530-570℃。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退火时间为1-3分钟,进一步优选为2.5-3.5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峰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未经朗峰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4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