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试管种的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4532.3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秀英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4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试管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食用菌试管种的纯化方法。
技术背景
食用菌母种的好坏是食用菌产品高产的关键。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食用菌前两级菌种必须纯化培养,否则将会影响产量,甚至会蒙受更大的损失。
目前,食用菌生产者一旦发现有污染的菌种,就立即将其遗弃。有些珍稀的食用菌菌种不但稀有,而且很名贵,就这样遗弃,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种食用菌试管种的纯化方法。具体包括:按常规方法制备PDA斜面试管,接着将试管经过灭菌消毒,待试管冷却至45℃左右时,把300倍的凯松(异噻唑啉酮)溶液用无菌注射器分别注入10支斜面试管培养基中,并摇动培养基使之充分混匀,然后立即摆斜面而得抑菌试管;然后在无菌环境下,把被细菌污染的菌种以无菌操作方法移入抑菌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中,接着放置于25℃下培养至菌丝长满管,最后把长满管的菌种再按上述方法又转接入抑菌试管中,经过两次转管可把细菌甩掉,继而得到优质的试管母种。本发明所提出的污染食用菌母种的纯化方法措施独特,实施起来时工艺简单。同时,通过实施本发明,对感染的细菌甩掉效果甚佳,而对食用菌菌丝无抑制作用,经过甩掉细菌感染的母种保持优质。
所述的凯松是英文KATONH的音译,有效成分是异噻唑啉酮CIT和MIT的混合物。CAS:26172-55-4,2682-20-4;分子式:C4H4C1NOS+C4H5NOS;分子量:149.56+115.06。凯松杀菌广谱高效、无毒、持效性长,能有效的抑制和灭除菌类和各种微生物;凯松安全方便,性质稳定,加入量少,在PH值3—9.5的范围内均适用;凯松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不含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食用菌试管种的纯化方法,技术方案中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抑菌试管:按常规方法制备PDA斜面试管,接着将试管经过灭菌消毒,待试管冷却至45℃左右时,把300倍的凯松(异噻唑啉酮)溶液用无菌注射器分别注入10支斜面试管培养基中,并摇动培养基使之充分混匀,然后立即摆斜面而得抑菌试管。
2、传接感染菌种:在无菌环境下,把被细菌污染的菌种以无菌操作方法移入抑菌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中,然后放置于25℃下培养至菌丝长满管,接着把长满管的菌种再按上述方法又转接入抑菌试管中,经过两次转管可把细菌甩掉,继而得到优质的试管母种。
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出的污染食用菌母种的纯化方法措施独特,实施起来时工艺简单。
2、通过实施本发明,对感染的细菌甩掉效果甚佳,而对食用菌菌丝无抑制作用,经过甩掉细菌感染的母种保持优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一种食用菌试管种的纯化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制备抑菌试管:按常规方法制备PDA斜面试管,接着将试管经过灭菌消毒,待试管冷却至45℃左右时,把300倍的凯松(异噻唑啉酮)溶液用无菌注射器分别注入10支斜面试管培养基中,并摇动培养基使之充分混匀,然后立即摆斜面而得抑菌试管。
2、传接感染菌种:在无菌环境下,把被细菌污染的菌种以无菌操作方法移入抑菌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中,然后放置于25℃下培养至菌丝长满管,接着把长满管的菌种再按上述方法又转接入抑菌试管中,经过两次转管可把细菌甩掉,继而得到优质的试管母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秀英,未经黄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4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