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装置及用于封装发光二极管的支架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3125.0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9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皓钧;林育锋;蔡孟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H01L33/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装置 用于 封装 支架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阵列,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及用于封装发光二极管的支架阵列。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半导体元件,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耗电量小等特性,已普遍应用于各式各样的照明装置与电子装置上。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装置1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支架模组10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装置1包含支架模组10、反射元件12以及发光二极管14。支架模组10包含两个支架100,其中两个支架100相互并排,且每一个支架100均包含固晶平台102。反射元件12包覆支架模组10,且暴露出固晶平台102的部分上表面1020。发光二极管14设置于固晶平台102的部分上表面1020上。
如图1所示,每一个支架100还包含接合垫106,从固晶平台102的下表面1022延伸出,其中接合垫106的高度h1等于固晶平台102的高度h2,且固晶平台102的外侧边1024与接合垫106间的垂直距离d1等于固晶平台102的内侧边1026与接合垫106间的垂直距离d2。当支架100缩小时,高度h1与垂直距离d1都会变小,使得反射元件12与支架100在角落处的结合面积减少。此时,反射元件12与支架100的结合强度也会降低,使得发光二极管装置1的整体结构强度也跟着降低。
此外,如图2所示,固晶平台102的三侧边分别只具有向外突出的单一接脚104。一般而言,支架100的材料为金属(例如,铜),而反射元件12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反射元件12藉由转注成型工艺包覆部分固晶平台102与接脚104,使得反射元件12与支架100透过接脚104结合在一起。然而,当发光二极管装置1有小型化需求时,支架100便需随之缩小,使得支架100与反射元件12的接触面积也会变小。此时,反射元件12与支架100的结合强度便会降低,使得发光二极管装置1的整体结构强度也跟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封装发光二极管的支架阵列及发光二极管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包含支架模组、反射元件以及发光二极管。支架模组包含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相互并排,每一个支架包含固晶平台以及接合垫,固晶平台包含上表面及下表面,且接合垫从固晶平台的下表面延伸出。接合垫的宽度小于固晶平台的宽度,且接合垫的高度大于固晶平台的高度。反射元件包覆支架模组,且暴露出固晶平台的部分上表面。发光二极管跨接于两个固晶平台的部分上表面上。
较佳地,固晶平台的至少一侧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至少两个接脚。
较佳地,固晶平台的三侧边中的每一侧边分别具有向外突出的至少两个接脚。
较佳地,固晶平台具有至少一个孔洞,且至少部分孔洞被反射元件所填充。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装置包含支架模组、反射元件以及发光二极管。支架模组包含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相互并排,每一个支架包含固晶平台以及接合垫,固晶平台包含上表面及下表面,且接合垫从固晶平台的下表面延伸出。接合垫的宽度小于固晶平台的宽度,固晶平台具有外侧边以及内侧边,且外侧边与接合垫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内侧边与接合垫间的垂直距离。反射元件包覆支架模组,且暴露出固晶平台的部分上表面。发光二极管跨接于二固晶平台的部分上表面上。
较佳地,固晶平台的至少一侧边具有向外突出的至少两个接脚。
较佳地,固晶平台的三侧边中的每一侧边分别具有向外突出的至少两个接脚。
较佳地,固晶平台具有至少一个孔洞,且至少部分孔洞被反射元件所填充。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用于封装发光二极管的支架阵列包含框架、多个支架模组以及反射元件。每一个支架模组包含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相互并排,每一个支架包含固晶平台以及接合垫,固晶平台包含上表面及下表面,且接合垫从固晶平台的下表面延伸出。接合垫的宽度小于固晶平台的宽度,且接合垫的高度大于固晶平台的高度。支架模组以阵列的方式设置于框架中。反射元件设置于框架内并包覆支架模组,且暴露出固晶平台的部分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3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高分子忆阻结构单元
- 下一篇:一种腰背康复牵引床